印度政府允许大米免税进口 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发布时间:2011-11-10
用2%的世界可耕地面积和4%的全球淡水资源,养活世界17%的人口。这就是印度农业的现状。“靠天吃饭”的印度农业在今年的风调雨顺之后迎来了丰收,粮食短缺也得到了缓解。印度政府因此决定取消执行两年的大米进口零关税政策,自今年11月起恢复征收70%的进口关税。此举对全球粮食供需格局不会造成大的冲击,对中国大米市场亦影响甚微。由于国内大米获得丰收,印度政府已决定取消自2009年10月起执行的大米进口零关税政策,自今年11月起恢复征收70%的进口关税。毫无疑问,印度提高大米进口关税将限制印度大米的进口量,但对全球粮食供需局面并不会构成太大冲击。同时,由于中印并非主要大米贸易伙伴,重征关税对中国粮价影响甚微。
2009年10月,印度遭遇洪水等自然灾害袭击,农作物大幅减产,当时国际市场粮价高位运行,因此印政府允许大米免税进口,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印度作为继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稻米生产国,今年印度大米产量有望达到1.02亿吨,较去年提高7%。印度大米产量创新高,降低了其对周边国家,如泰国、越南等国进口大米的依赖性。印度政府重筑关税大门,就是为了限制进口,抵御国际市场粮价的冲击,进而稳定国内大米价格、保护农业根基。事实上,70%的大米进口关税国际上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以国际价格600美元/吨来算的话,恢复征收关税后将升至1020美元/吨,这将导致出口到印度的大米在其国内市场失去竞争优势。
印度大米出口有望迎来新的高峰。据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2012年,印度大米出口有望从上年的310万吨增至430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包括印度大米中的极品——巴斯马蒂大米。非巴斯马蒂米的出口也在9月初出口禁令取消之后不断增加。印度大米出口快速增长还得益于竞争力较强的价格。印大米出口价格维持在450美元/吨左右,而东南亚主要大米生产国泰国、越南等国大米出口价为550美元/吨~650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