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中后期部分畜禽商品走势或显转机

发布时间:2011-10-15

    自9月份以来,国内畜禽商品消费迎来传统节日消费高峰,然而,“双节”前后畜禽商品市场景气度明显不及往年同期。一方面,由于部分畜禽商品价格过高,对于终端消费存在一定抑制;另一方面节日期间市场供应量的集中增长,也为市场增添了一定压力。在供需基本面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下,近阶段国内畜禽商品走势略显疲软。

    中秋节过后,全国猪肉价格总体呈降势,近期降速有所加快。与9月12日相比,10月10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虽分别下降1.5%、1.4%,但同比涨幅依旧高达43.8%、49.0%。除高价畜禽商品抑制终端需求外,由于下游加工企业效益欠佳,对于畜禽商品收购表现谨慎。据调查显示,自中秋市场以来,国内生猪、肉鸡、鸡蛋等主要畜禽商品均未出现明显备货迹象,广东部分养殖场反映,当地肉鸡收购量较往年国庆市场减少5成,市场景气度明显不及往年同期。
  
    “双节”前后,畜禽产品供应量阶段性放大,尤其生猪冻肉储备的投放使得近期市场进一步承压。据了解,国庆期间,甘肃、陕西、四川、湖北等地再度启动生猪冻肉储备投放,除四川市场外,中央冻肉储备也于其余部分省市经行投放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由于储备肉冲击市场抑制活体收购,近日武汉个别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反映,其日屠宰量较正常水平下降70%,并导致节后猪价的进一步回落。此外,国庆上市高峰,肉鸡出栏量的集中增长,秋季鸡蛋供应量也呈现季节性回升态势,在市场消费力减弱的背景下,上述因素进一步加剧供需基本面压力。

    供需基本面压力成为引发近一轮畜禽商品价格调整的主要因素。当然,随着后期如冻肉储备等调控政策的退出,以及旺季消费的逐步启动,中后期,国内生猪以及肉鸡价格走势仍有望呈现转机。而鸡蛋市场由于市场利空尚未完全释放,后市预期依旧难以乐观。此外,后期畜禽疫情发展仍需继续关注。
  
    由于“双节”期间市场需求欠佳,加之供应压力集中释放,供需基本面利空使得中秋以来,国内大部畜禽商品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对于后期市场预期,本网认为,畜禽商品走势将呈现品种间分化,其中生猪以及肉鸡价格仍有望再度振荡回升,而蛋鸡价格走势依旧难以乐观。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