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南方早籼稻价格上涨近两成 东北产区稻米市场稳中偏弱

发布时间:2011-09-20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已于近日联合印发2011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明确,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07元,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28元。市场普遍认为,受种植成本上升、收购主体竞争激烈及看涨预期强烈的共振,今年我国南方中稻收购价格肯定要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东北多数产区新粮长势良好,品质提高,季节性供应压力渐现,导致当前我国稻米市场呈“南强北弱”格局。
  
    当前,南方稻谷产区早籼稻收购已近尾声,市场收购价普遍2400元/吨,远高于2040元/吨的国家最低收购价。业内人士认为,与个体收购商相比,国有企业大幅提高收购价格,致当前早籼稻市场价位持续维持在高位。据统计,截至8月31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早籼稻651.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39.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7%。
  
    而早籼稻的高位运行将传导至即将上市的中籼稻,中稻开秤价走强已在普遍预期内(中稻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至2140/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湖北中籼稻亩平均种植成本为675元,同比上升14.8%。原因在于农资成本均出现上涨,其中,种子价格上涨8%,化肥价格上涨20%,农药价格上涨23.3%)。市场预计后期南方产区新季中稻开秤价将高于2600元/吨,  随着天气转凉,双节临近,新季中晚稻上市供应压力逐步减弱,南方稻米市场将逐步回暖,预计后期市场稻米销售趋升,价格或呈稳中向上态势。截止到目前为止,由于稻谷走势明显强于大米,导致一部分中小型加工企业无利可图,限制了大米市场供应数量,支撑其价格区间盘整。
  
    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处于乳熟成熟期,部分早熟品种已经开始收割。9月底将全面开始收获。截至目前,水稻生长势良好,未出现大规模灾害,而早霜对其最终产量的不利影响也相当有限,丰产预期依然强烈。
  
    近阶段黑龙江地区稻米市场稳中偏弱态势,目前当地水稻进厂价维持在2800-2900元/吨左右,圆粒大米出厂价为4000-4100元 /吨,与上周相比每吨季节性回调了50元;吉林、黑龙江一些地区新季稻谷已有零星上市,吉林地区开秤价在2500元/吨,水分20%以上,黑龙江地区新粮开秤价预计在2600元/吨左右,标准水分,上述价格均高出政策托市价每吨40-200元不等。
  
    受南方天气因素影响,当地水稻产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尽管东北产区丰产预期较强,预计2011年我国水稻总产量水平较去年仍有一定程度的减产,年末库存水平也降至近几年的新低水平,均支撑国内稻米价格中长期趋升。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