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平稳 局部地区受制粉企业需求增加推动
截至8月25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小麦4631.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027.7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5% (上周为66%)。今年小麦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明显较慢,其中河南地区降幅为37%,主要粮源仍集中在农户手中。随着面粉消费淡季接近尾声,而托市收购启动基本无望,市场静待制粉企业加工需求回升和政策性临储收购。具体情况本网现分析如下:
根据往年进度,河南小麦收购一般到7月底就已基本结束,但由于今年小麦市场价格一直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因此最低价小麦托市收购未能启动。河南省粮食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全省各类收购主体共收购新小麦243亿斤,比2010年同期387.5亿斤减少144.5亿斤,下降幅度为37%。目前,除了中储粮直属企业进行中央储备粮轮换、产销衔接粮收购等业务外,以制粉企业和饲料企业的市场收购主体,需求量受加工效益和资金水平制约,小麦收购市场相对冷清。除湖北等偏南地区农民余粮剩10%之外,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农户余粮集中在40%-60%之间,惜售心态持续。
昨日(9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1年7月全国粮食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混等平均收购价格,其中红小麦收购价格为103.77元/50公斤,白小麦收购价格为101.52元/50公斤,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无法启动。同时,市场所期待的国家临储小麦收购也迟迟未给出明确消息,而即将公布的8月CPI指数走势是临储启动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据市场预测,8月农产品价格并未较7月出现明显上涨,在农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的影响下,由于翘尾因素显著回落,8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可能在6%左右,较上月的6.5%有较为明显的回落。
近几周,受“双节”备货增加以及国内各大院校开学等利好因素推动,国内面粉销量较前期有所好转,然而受7-8月份面粉消费淡季影响,制粉企业偏低价小麦库存仍然较多,因此短期企业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预计后期国内小麦收购量将稳步回升。同时,受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较小麦价差不断拉大,饲用小麦替代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季玉米上市,价格或将较陈玉米回落100-300元/吨,届时小麦替代需求将受到一定影响。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局部地区受制粉企业需求增加推动,价格小幅上升10元/吨,而河南、河北等消费需求仍显清淡,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预计在国内玉米小麦价差和农民惜售待涨的支撑下,小麦价格下跌可能性不大,随着10月份之后制粉企业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小麦价格有望步入稳步上升通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