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小麦价格难涨 原因究竟何在

发布时间:2011-08-31

    连续5年托市收购中储粮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年全社会收购量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家没有启动收储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特别是中储粮收购量大幅减少所致。由于官方认定去年小麦托市政策实施初始小麦出现大幅度上涨甚至超过最低收购价主因是由于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政策执行主体抢购所致因此按照今年政策规定收购主体仅限中储粮去年曾参与收购的中粮、华粮被排除在外。而占去年国有粮食收购量60%以上的中储粮托市收购今年仍没有启动。

    托市收购不启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力有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即使满仓收购其自有的仓容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国有购销企业不享受国家政策收购资金待遇市场化收购逼迫企业谨慎行事。如果麦价持续低迷,到明年很多地方国有购销企业将被“深度套牢”。

    新麦下市,时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问题,要求地方国企加大收购力度。部分国有储备库,利用国家储备库的资格抵押从农发行贷款与市属其他四家国企一起收购夏粮,但依现在的价格实现顺价销售很难,企业压力很大。国储停收,在银行利息、仓储费用压力下,地方没补贴、国家不认账。地方国企目前只能赌明天的麦市能实现保本已经是最大愿望。

    某些面粉加工企业在农合行有信用贷款额度,企业收粮不缺钱,不过后市看不清楚,厂里收购量能维持加工就行,也不会多收。去年很多加工企业1块多抢的小麦,现在还存在库里,仅利息和库存费每斤就增加1毛钱。

    去年12月开始,国家为限制面粉涨价,向一些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批量定向销售低价小麦。国内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不会高价拿粮,基本上是进多少出多少,不担心粮源。因此都没有动力高价囤麦。此外粮食收购占用资金量大现在资金成本高谁也不会盲目收购。

    而很多没有拿到国家定向销售小麦的面粉厂都面临停产。电费1块多就是晚上开工电费也要5毛多全负荷运转只够银行利息。现在银行贷款要求很严格,全抵押了也还是拿不到钱,企业没有钱只能停下来。

    不难看出,小麦价格难涨,主要在于收购主体的缺失。目前国内最大的收购主体就是中储粮,中储粮收购迟迟不见动静,面粉企业不敢贸然收购,小麦价格始终在低谷徘徊。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