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多种粮食价格将上涨 大米大豆恐大幅涨价

发布时间:2011-08-30

    在截至8月23日的一周时间里,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机构在11种主要农产品期货、期权上的净多头仓位增加了15%,至77.7万手左右。这是自5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对冲基金自6月份以来首次转为看多小麦,并押注大豆价格将上涨64%。

    在更广泛的商品层面,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将在18种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头仓位提高9%,至111万手。美国北星商品投资公司的市场分析师纳杰尔表示,当前农产品市场正在密切关注供应面的状况。他表示,投资人将继续向玉米和大豆押下重注,直到围绕供应面的情况更加明朗。

    在各类农产品中,大米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的“饭碗”。不过,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大米价格的短期前景对消费者来说却不是那么有利,特别是在泰国全面提高大米收购价格的背景下。

    作为新总理英拉上任后的一项承诺兑现,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正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本国米农手中收购大米。

    英拉曾表示,在11月份收获时,泰国政府将以每吨1.5万泰铢(约合502美元)的价格收购稻谷,高于当前每吨约9900泰铢的市场价。鉴于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此举可能会提高亚洲地区的大米价格,而亚洲占到全球大米消费量的87%。

    业内人士对今年年底泰国基准的100%B级大米价格预期为每吨750美元,较半个月前的预期高出50美元之多。换句话说,业界预计大米价格到年底前可能再涨22%左右。

    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全球大米贸易量将增加15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3270万吨,明年则有可能出现下降。随着泰国的出口减少,业界预计,中国和印尼的大米出口可能增加。

    大米等粮食价格的高企,可能令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在亚洲等地区,决策者正在设法调控物价的过快上涨。

    7月份,世界银行编制的一项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同比大涨33%,主要因为大米、玉米、小麦、糖和大豆油等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今年2月,该指数曾升至创纪录的高点。世行行长佐利克本月15日警告说,持续高企的食品价格和低库存水平表明,粮食市场处在非常危险的时期。

    恶劣天气使农产品期货完全成为卖方市场,因此投资者还会继续将资金移至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领域。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国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