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玉米整体长势好于往年
6月份以来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多数玉米产区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对作物生长整体较为有利。截止到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作物已经进入喇叭口-抽雄期,平均株高150-170厘米,整体长势较好;华北地区大部玉米作物长势虽好于往年同期,但是局部受小麦秸秆还田的影响,虫害波及面积较大且影响严重,已引起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玉米作物逐步进入关键生长期,后期天气形势变化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美国玉米带已经出现高温干旱天气且威胁玉米作物单产水平的背景下。
自6月份气温快速回升以来,我国东北多数地区近来持续高温天气,其中7月上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1~2℃,有效弥补了播种和生长前期低温多雨对玉米作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东北多数产区降雨也较为充分,尤其是黑龙江省,截止7月5日降水量达到正常值的171%。高温多雨天气条件对玉米作物生长较为有利,目前东北多数产区玉米作物已经进入喇叭口-抽雄期,平均株高150-170厘米,长势好的可达190厘米或以上,整体长势相当喜人,虽然局部长势慢于常年水平,但暂不影响未来丰产预期,后期天气形势较为关键。
在高温多雨有利天气条件下,目前我国华北地区夏玉米作物大部处于苗期生长至拔节期,总体长势不错,好于往年同期,且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前期旱情在近期的降雨中得到了一定缓解,目前旱情缩小到河南南部等局部地区。
在小麦秸秆还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今年新的虫害--二点委夜蛾呈明显上升态势,目前发生面积已达1880多万亩,严重发生地块危害株率达10%~15%,局部甚至更高。如据山东费县植保站介绍,在探沂、梁邱、上冶、薛庄等乡镇调查,近期,费县玉米田有二点委夜蛾发生,单株有虫5~6头,严重地块达到8~9头,玉米死苗率达 20~30%。针对新害虫的发生,农民进行多次打药的效果不甚理想,部分地区错过了最佳的杀虫时机。据当地农民介绍,小麦生长不好的地块今年虫害较轻,因秸秆少的缘故。今年华北玉米播种由于小麦收获时间晚,使得小麦播种没有经过必要的间隔期。此外,今年播种后出现玉米粗缩病也有上升趋势,在发病严重地区可影响玉米单产5%-15%。据报道,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工作组已赴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调查灾情,为下一步有效防治作必要的准备。
由于6-7月份期间天气形势较为有利,目前我国北方多数产区玉米长势相当喜人,若后期不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播种面积明显增加的基础上今年丰收可期。但是,在小麦秸秆还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华北部分地区新虫害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影响较重、农民多次打药也难以根治。但是,目前虫害情况已经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后期如何做进一步防治值得关注。随着玉米作物进入关键生长期,后期天气及降雨趋势尤为关键,是影响到我国玉米作物单产形成以及总产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玉米作物带已经面临高温干旱天气威胁一段时间了,其对美玉米作物的损害程度也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