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小麦市场购销清淡 小麦市场备受关注
上周国内小麦市场购销维持清淡。新麦市场收购价格整体平稳,局部略有下滑;陈麦市场交易低迷,面粉价格出现小幅下跌,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成交再创年度新低。国内小麦市场买卖双方僵持以待,社会各界关注有加,议论纷纷。看似表面平静的小麦收购市场,实则暗流涌动,沉闷的市场在等待僵局打破。
今年新麦品质比往年偏好,相比陈麦贸易商对新麦的关注度较大,但由于对后期小麦价格涨势存在疑虑,贸易商担心后期收益不足,目前仍然对市场观望态度明显,新麦购销基本维持僵持局面。经历了收购初期的上扬行情后,近日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整体平稳,局部地区出现小幅下滑现象。当前六个小麦主产区新产白麦收购价格为0.96-1.08元/斤,混合麦收购价格为0.95-1.01元/斤,红麦收购价格为1.02-1.09元/斤,仍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新麦价格出现小幅回落,幅度在1—2分/斤左右。
由于目前主产区还没有一个地区启动托市收购,小麦收购明显不如往年活跃,收购进度较往年同期仍旧明显偏慢。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最新小麦收购进展公告显示,截至7月5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新疆10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小麦1630.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038.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4%。收购总量同上年同期相比少收购1459.8万吨。
进入夏季,市场受天气趋热、大专院校陆续放假、居民口粮消费减少等因素影响,面粉需求下降,价格稳中显得偏弱。市场监测显示,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格为2740-280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为2580-262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620-2700元/吨,山东菏泽地区为2680-2720元/吨,均下跌20-40元/吨。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特制一级粉交易均价为2783.57元/吨,较6月同期下跌3.24%。
当前有关机构预计,7月份面粉价格仍会保持平稳。一是7月份面粉市场仍然处于销售淡季,需求不旺持续;二是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仍在进行,制粉企业部分到期的定向销售小麦在与粮库协商下,本月能够继续出库,加上中储粮各地分公司目前轮换小麦,面粉企业粮源充足,基本面不支持面粉价格上涨。三是央行年内三度加息,国家维持收紧的宏观政策,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力度也不减,均利于面粉价格稳定。
与往年同期小麦收购市场红火的场面相比,今年的新麦收购市场相对“沉闷”得多。由于市场缺失中储粮这一最大的收购主体,购销双方自入市开始心态均较谨慎,等待观望气氛相当浓厚。一方面是农户售粮价格预期较高,惜售待沽,另一方面是企业入市收购谨慎,心态理性。尤其对后市能否启动托市执行预案心里没底,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新麦收购市场呈现“卖不敢卖”、“买也不敢买”的僵持局面。
对于当前小麦收购市场的僵持局面,社会各界及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小麦收购价格应适当提高,夏粮丰收价格不高 谁来保障农民权益,别让收购资金短缺影响农民增收。如此冷静的收购主体,如此冷清的收购现象,这种情况到底会僵持到何时。6月份农发行夏粮收购各项信贷准备工作就已全部就绪,并备足1380亿元夏粮收购资金,做到了“钱等粮”。预计受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后的支撑,小麦价格下行的空间基本被封死,托市收购启动的可能性不大,“钱等粮”的局面将会继续。虽然目前企业收购遭遇资金瓶颈,但农发行千亿收储资金或将闲守。
从近年来的夏收小麦市场来看,国家政策性收购一直是市场收购的“风向标”,其他收购主体无不将目光向此看齐。今年小麦收购市场出现这种购销僵持的局面,主要的原因是各市场主体对当前收购政策能否付诸实施拿不准。作为代表政策性收购的中储粮一天不入市收购,那么小麦市场这种僵持尴尬的局面就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