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震荡区间仍难以突破因没有实质性利好及资金回流
尽管美元指数上涨,原油价格下跌以及全球股市下挫,芝加哥交易所(CBOT)大豆周一(7月11日)收盘走高。市场担忧欧洲债务危机扩散,中国通胀增长,以及美国上周五的疲软非农数据。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显示,私人出口商销往中国新市场年交割的大豆为11万吨。预期美国中西部将经历干爽温暖天气,有利于作物种植生长。美农业部周二公布的作物生长月报或经历短暂延期,因技术问题。美国中西部的高温还不至于伤害玉米大豆作物,因为土壤中尚存有大雨之后的湿润。
随着美国新季大豆完成播种,开始进入出苗阶段之后,播种期的天气炒作暂告一段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行情也在1300美分获得支撑,从而再次回到前期的震荡区间之内。对于后市,在没有实质性利好及资金回流的情况下,震荡区间仍然难以突破。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一周持仓显示,CBOT大豆总持仓525466手,比上周减少5319手。其中商品基金净多单为80469手,比上周减少1475手。随着天气炒作暂告一段落,资金呈流出态势,基金净多流出更为明显。近几周流出数万余手之多,豆油、玉米的情形也类似。大豆基金净多百分比持续下滑,为2010年8月以来新低。从历史经验可知,豆类大级别上涨行情必须持仓的配合,而如果持续发生持仓减少,对行情将产生较强压力,行情将上涨乏力。
从国内市场来看,紧接央行小幅加息后,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CPI同比涨6.4%,创三年来新高。食品价格6月份上涨14.4%,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表明通胀已经蔓延至整个经济。而大宗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等的价格在这个阶段却始终没有出现上涨,甚至部分品种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这与国家相关行业的政策调控是分不开的。目前国家对油脂市场的政策调控,包括定期抛储大豆、菜油(抛储已完成)以及小包装食用油价格限制措施,明显对国内豆类油脂市场带来了显著压力。
但目前这种政策调控的力度在减弱,其效果正在进一步被市场消化。以食用油为例,有报道称厦门部分超市已收到鲁花、多力等品牌上调油价的通知,涨幅达5%。这可能会是自4月初实行为期2个月限价之后,食用油行业的第一波涨价行情,目前油脂期货价格也在前期震荡区间下沿寻获支撑,开始反弹。
CBOT大豆7月11日收盘价(单位:美分/蒲式耳):
---------------------------------------------------------
合约月份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11年7月 1356.2 1359.2 1345.0 1352.4 +.4 1,287
11年8月 1350.0 1356.6 1338.0 1346.4 -.2 4,139
11年9月 1348.6 1355.0 1335.2 1344.4 -.4 1,573
11年11月 1350.2 1356.6 1337.6 1347.0 +.4 15,536
12年1月 1356.4 1364.2 1347.6 1357.2 +1.2 2,460
12年3月 1367.6 1368.0 1353.4 1362.2 +3.2 1,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