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饲料需求强劲 玉米或强于豆粕
生猪市场的产业链由上游的饲料以及下游屠宰等组成。一般而言生猪价格走高,农户的购买力增强,饲料价格也会跟随上涨。在极端情况下生猪上下游的盈利情况也会出现背离。譬如当养猪盈利特别高的时候,往往因为猪特别少,对于饲料、粮食则体现为没有需求。这时对于屠宰企业也意味着没有猪可宰,屠宰量也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当猪的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屠宰行业、饲料企业也可能迎来需求小高峰,因为猪特别多,饲料需求也会特别旺盛,这个时候养猪行业是亏损的,而且亏得特别惨。
2008年猪肉价格高峰出现在4、5月,而饲料价格高峰则出现在7、8月份。对比2008年的行情,一般饲料的高点出现在猪价高点后的2~5个月。由于猪在80斤到出栏前对饲料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因此重点关注最大批量的猪长到80斤的时间点,而仔猪从补栏到80斤大概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届时将出现饲料需求的爆发点。饲料需求爆发点可能在八九月份出现,因为二三月份母猪的存栏量就开始增加了。根据周期来推算7个月以后整体的存栏量将有大幅增加。
一般大家先补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大概需要三四个月才能达到成熟期配种,配种以后需要有114天的妊娠期,妊娠期以后仔猪数量开始增加,往后推 5个月肥猪的数量开始增加。肥猪的数量开始增加的时候,猪肉市场的价格开始往下,因此八九月份饲料的需求会有一次幅度比较大的、比较明显的回升。现在山东等地仔猪的价格很高,补栏的意愿也并不是特别强烈。因为去年发生过疫病,现在猪肉价格虽然在高位,仔猪价格也在高位,部分农户担心,未来生猪价格会受到政策调控下滑。
能繁母猪有一定增长以后,才有大规模补栏的可能性,短期来看,生猪供应不会增长很快,市场供应依然偏紧。此外今年年初以来猪粮比增长过快,高猪粮比虽然能让农户更愿意养猪,但这是基于猪粮比的稳步上涨。猪粮比过快上涨则容易使大家产生回落的预期。只有猪粮比稳定在7.1~7.2 以后,农户才敢于去补栏。
考虑到政策调控因素很可能从饲料下手,对下半年饲料价格持相对悲观的态度,从国际角度来看,玉米基本面可能偏弱一些,但是国内市场两者的差距不会特别大。其中豆粕可能跌至3000元/吨。
猪肉价格已经从去年6月份开始上涨,时间上已经经历了充分的传导。2010年10月~2011年3月,由于天气异常,忽冷忽热,造成散养生猪易患病,刚出生的仔猪存活率不高。因此集中补栏从3月才开始,当时仔猪供应量较少,现在仔猪供应量已经明显增加了。因此玉米、豆粕价格目前已处底部区域。
目前玉米、豆粕的价格处于低点,未来随着饲料需求的逐步提升,玉米、豆粕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比较玉米和豆粕近十年的走势,推断玉米下半年走势要强于豆粕,但豆粕在12月份的走势则会表现很强。这主要与饲料的需求有关,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后对于猪、家禽等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养殖者会加大供给,饲料需求也会随之提升。国内的玉米一般能走出独立行情,玉米还有淀粉、燃料酒精等概念可供炒作。近期玉米受国外利空影响,出现大幅调整。玉米下行空间不大,玉米1201合约极限调整位置为21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