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油企无利润 700万吨大豆滞留港口

发布时间:2011-07-06

    国家发改委原计划将食用油限价延续到今年6月底。但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在5月份,国内多家粮油大型企业就接到官方的指令,要求在6月底之后,食用油限价继续延长,一直延期至今年8月15日。

    今年1月中旬,国家粮食局对中粮、益海嘉里、中纺、九三油脂、汇福五家粮油企业定向销售共计约50万吨食用油原料,以缓解食用油加工企业困难局面。

    国家定向销售的食用油原料价格都比市场价格明显偏低。定向销售的菜子油8900元/吨,比市场价低1000元/吨左右;定向销售的大豆3500元/吨,比市场价低200-300元/吨。

    在限价政策延续之后,国家粮食局又先后启动了两批定向销售。6月份启动的第三批定向投放的大豆是212万吨,菜籽油是45万吨,价格都同样比市场价格偏低。

虽然有国家给予中粮、益海嘉里、中纺、九三油脂的定向食用油原料价格偏低,但由于生产规模较大,而获得国家的定向销售食用油原料数量很有限,导致这些企业普遍反映受限价政策影响亏损严重。

    为了减小亏损,一些企业选择了停工减产,甚至把已经进口回国的大豆也滞留积压在港口。据了解目前在大连北良港、青岛港、秦皇岛、天津港等港口滞压了近700万吨进口大豆。

    企业则表示:选择把大豆滞压在港口纯属无奈选择。货主在港口仓库存放大宗商品一般有一个30天的免息期,过了免息期后,货主要缴纳0.6元/吨天的滞期费。按照1万吨左右的港口库存量,如果不及时拉走存放的大豆,一天就要缴纳滞期费6000元,一个月下来就要18万元。

    除了限价令之外,今年上半年以来,大豆加工企业也闹起了“钱荒”。主要原因是由于央行今年实施“一月一提准”、“隔月一加息”的趋紧货币政策,导致企业资金利息成本加大,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