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产品出货困难 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今年我国玉米几个主产区的产量都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总体看,辽宁、吉林玉米种植面积稳中略增,预计2011年播种面积分别为210万公顷和307万公顷,比去年增加2.94%和3.37%。黑龙江更成为我国玉米增产的重点,今年预期播种471万公顷,较去年增加10.8%。今年低温、多雨天气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整体辽北、吉林产区新作玉米出苗率属正常年景,在后期不出现重大灾害的前提下农户持丰收预期。
目前产区许多中型贸易商今年的玉米库存水平高于去年,同时大企业的粮源也维持充足,一些贸易商甚至表示,下游的饲料企业大多都有两个月左右的玉米备货。金谷粮食网分析,尽管目前农户手中的余粮不多,但社会库存尚足,集中在大中型贸易商和企业手中,对饲料企业的供货量增加也是今年玉米贸易商购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国储玉米库存也具有一定水平,增加了政府调控市场的筹码,故在接下来的播种时期,玉米的市场供需缺口可能会低于此前预期。
自2009年以来,以化肥、种子为主的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同时随着柴油价格上调使得机械费用增加和雇工工资、包地租金走高等,农民玉米种植成本增幅较大,这是长期支持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今年玉米种植成本普遍增长15%—20%。不过,国家近几年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也在不断增加。在东北地区,一大墒地(15亩)的各种补贴总额在1800元左右,加上政府对农用柴油等实行限价和优惠价供应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种植成本增加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影响。
2010年以来,面对不断上涨的市场价格,国家减少了玉米收购量,并不断抛售库存调控市场。库存的大量消耗也使市场产生了玉米市场供应趋紧及政府调控能力减弱的预期,这也是玉米价格后期看好的主要原因。虽然当前国家掌握的粮源有限,但2010年丰产的玉米并没有消失于无形,终端用粮行业、贸易商当前均保持有一定的库存,玉米供应只是改集中为分散,市场货源的多元化或导致玉米价格上涨预期的落空。
现在玉米副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副产品出售也面临很大的困难。玉米进厂价不断上调,一开工就亏损。玉米行业面临重蹈棉花行业覆辙的风险。如果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亏损进一步扩大,玉米价格就有可能转回跌势。虽然目前玉米价格上涨基础依然较好,但涨价空间已经有限,后期玉米价格或将更多地呈现高位振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