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在大庆广泛推广
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大庆市为了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粮食稳定、高产,引进了这项技术。
农发行大庆市分行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全力支持了这项技术的推广。2008年开始大范围推广在玉米等粮食作物上,当年实施23.255万亩、2009年推广50万亩,2010年推广93.145万亩,今年已完成156.7万亩。
滴灌玉米亩用水量是喷灌的二分之一,漫灌的七分之一。大田玉米漫灌亩用水200立方米左右,滴灌玉米只需要30立方米,节水效果显著。
年初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先后支持了大庆玉米膜下滴灌、桦川县悦来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等6个大、中水利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总投入21.76亿元,涉及灌溉面积155.6万亩,目前已经申请贷款4.55亿元。这些贷款的投放将对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起到关键性作用。
过去大庆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较差,旱灾频繁,沙化严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根据省分行的部署,大庆分行结合当地的实际,大力支持膜下滴灌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膜下滴灌玉米采用两垅一平台的栽培模式,亩保苗可达到4200-4500株,比常规玉米多1000株以上,平均单产2000斤,比常规玉米增产1000-1100斤;如遇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玉米膜下滴灌项目还有增温、增效、提高肥效利用率、省工等方面好处。
截至目前,大庆市玉米膜下滴灌面积保有量达256万亩。实行膜下滴灌前,大庆市亩产玉米在1000斤左右,如果遇上旱灾,亩产在600-800斤左右,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后,亩均产量达到1800-2000斤,亩增产1200斤。
据推算,到2013年,大庆市玉米膜下滴灌耕地将达到400万亩,可实现常规土地800万亩的粮食产量。届时,将为黑龙江省千亿斤、大庆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