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江西:适逢大旱 部分地区早稻生产调查

发布时间:2011-06-02

    近日,部分新闻媒体也接连报道江西干旱情况,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波动。为掌握真实的一手情况,了解当前早稻生长情况,5月10至12日,南方粮食交易市场会同有关部门来到江西主产区抚州市和吉安市实地调研,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先后走访了抚州市的临川区、乐安县、吉安市的吉水县、永丰县、青原区等地农业局,中储粮直属库,大米加工厂,种粮农户,实地查看稻田禾苗生长、干旱影响等实情。

    通过三天的调研,认为今年春旱对江西早稻造成的影响不大,目前早稻长势良好,若后期生产气候正常,将又是一个丰收年。

一、早稻播种面积基本持平。

    1、实播面积互有增减。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各地基本完成了计划播种面积。

    2、部分地区早稻实际播面略有减少。主要原因:

    1)降水偏少,部分高排田(俗称望天田)、坑田出现双改单。

    2)种田比较效益差,大量劳力外出,因耕作人手不够而抛荒、双改单。近年物价上涨,务工工资高涨,外面务工两天收入即可抵到种一亩田的收益,故农村因劳力大量外出打工抛荒面积小幅增加。如乐安县戴坊镇沙堆村,据该村71岁老农邹文成介绍,全村约260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40%,村里基本上是老人、儿童妇女,全村主要壮劳力留守不足8个,劳动人手严重不足,部分农田不得不只种一季。

    3)政府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如政府组织建立蔬菜基地、烤烟种植基地等。

    4)建设占用。如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公路两旁农田种树绿化等。

    3、优质稻面积略有变化。总体来看,有的县常规稻播面增加,吉安部分县、市,优质稻播面增加,主要是增加糯稻种植。

    今年江西春旱虽然比较严重,但受影响的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带的农田,早稻种植历来受天气影响较大,五一期间江西普降大雨,大部分受旱地区都抢栽抢插。据江西省农业厅、省粮油局公布:今年我省早稻生产形势良好,预计种植面积2274.6万亩,同比增加28万亩。

二、种植成本增

    2011早稻生产成本调查统计表(临川区)

    备注 费用 同比上年增

    种子 4-5斤 60 5-10

    化肥 尿素、三元复合肥为主 140 20

    农膜、秧盘 40

    农药 2-3次 35

    机械费用 机耕、机收 160 20

    人工成本 抛秧等 120 20

    其它开支 水费等 60

    每亩总成本 615

    备注:调查户-临川区湖南乡邹姓农户单位:元/亩

    受物价、原油价格上涨影响,今年早稻生产成本有所上涨。调查各县平均生产成本600-650元/亩,同比增加超过10%。增加情况主要为:种子价格每斤上涨1-2元;人工价格上涨20元/天;柴油涨价导致机械费用成本增加20元/亩;尿素及复合肥上涨300多元/吨,抗旱抽水成本增加等。

三、早稻长势好

    我们实地调查发现,尽管前期降水偏少,由于各方积极采取抽水等抗旱措施,5月6日之前早稻基本已经完成栽插,干旱并未造成实质性影响。永丰农业局粮油站王站长等几位农业专家均反映目前早稻长势良好,不亚于2009年长势,为近几年来最好年份之一。大部分亩产800-900斤没问题。

四、干旱影响:近无忧,远有虑

    据江西省气象中心专家介绍,在历史上江西发生严重春旱的次数并不多,今年是江西历史上较为罕见的一场春旱。全省的降雨异常偏少,1-4月的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5成,“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省内的主要河流赣江、抚河、鄱阳湖也出现了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

    在旱情愈演愈烈之时,4月29日至5月3日,南方的一次降雨过程有效缓解了旱情。江西全省过程平均降水量为61mm,雨后赣南的旱情基本解除,赣中旱情明显缓解,赣北旱情有一定缓解。调研途中5月11-12日,各县连逢几场阵雨,再次大大缓解旱情。

    1、近无忧:降水不足早稻影响有限。连续晴热,降水不足,不同种植条件的早稻各有利弊。地势高,取水不便的田块不得不通过抽水等措施才能栽插,增加了成本。五一过后栽插的禾苗小有影响。但另一方面,持续晴好天气,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又有利于禾苗获得有效积温,生长势头良好。如临川区当地农谚:四月不打扇,早稻看不见。

    根据各县调查因旱未种的稻田面积很少,极个别特别严重的乡镇村达到20-30%。

    2、远有虑:后期降水情况关系重大。几位农业和气象专家均提到,一般情况下全年降水应该基本保持平衡,到目前为止,今年降水不足往年五成,后期降雨情况应该改善。如有效降水,发生在5月底6月初则最为有利,否则对单产有影响。

    当前各地水库蓄水不及往年一半。我们实地查看的卫星水库、长垄水库水位仅有往年的四至五成。水沟水渠现有积水、水库现有蓄水提供早稻用水基本无大碍,但是如果后期仍然没有有效降水,则会造成中晚稻栽插困难。引起稻米市场波动。

    目前老百姓通常自留口粮为晚稻,如果干旱造成晚稻栽插困难,就会保留较多早稻作为口粮,从而减少早稻商品量;同时也会提高销售早稻的心理期望价。

五、当前市场疲软

    当前陈早稻到加工厂价大都为1.12-1.16元/斤,陈早米出厂价1.68-1.71元/斤。近期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下滑,10年产早稻市面基本无流通,但由于政策性粮食销售持续进行,原粮供应充足。短期内稻米市场价格仍将维持疲软态势。据吉水金泰米业、吉安富吉米业老板分析,新粮上市前市场将比较平稳,不会有大的波动。大部分人认为新早稻开秤价同比上年开秤价将有较大幅度上涨。

六、调研建议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为针对春旱对早稻造成的影响,因此对所到之处水利灌溉设施进行了重点了解,实地查看了部分了水库、水渠等。

    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当前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仍然是属于小农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抗灾能力差,基本处于“靠天吃饭”局面。而水是水稻生产的基础,是稻谷生长的重要保障,干旱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一家一户的农民无力建设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农村劳动力又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基本是老弱妇孺,无心也无精力维护水利设施。由于长期未整治,原有的水沟水渠淤塞严重,气候稍有反常,就非涝即旱,小雨小旱即成灾。而近年来政府在这方面又投入不足,历史欠帐严重,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维护。

    2、加强现有水源管理和调度。目前农村水库、水塘很多已经被私人承包、租赁,条件好的被开发成水电站,或是发展养殖业。水源管理和调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完全满足灌溉。今年部分水库由于在前期持续放水发电,突遇春旱,在春耕时反而无水可放。我们在有的地方调查时就发现,农田明明在水库堤坝之下,由于水库已达死水位,无水可放,也遭受干旱之苦。也有农户反映有的水库承包人为了保证养鱼,不愿放水灌溉。

七、市场走势预测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2011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885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亩。湖南、江西等省大力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湖南增加110万亩,江西增加34万亩。尽管主产区遭受春夏连旱,但早稻长势总体良好。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2日05时至23日05时,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大部、湖南西南部和东北部、广西中东部、广东大部、福建西北部和东南部等地降雨20~50毫米,其中湖北、江西、广西三省局地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降雨80~120毫米,广东上川岛171毫米,湖北通城138毫米。局部地区旱情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若后期降水正常,中晚稻栽插不受大的影响,市场保持基本稳定,2011年新产早稻江西开秤价预计在110-115元/百斤之间。若后期气候反常,市场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期货市场尤其明显。(来源:南方粮食交易市场  作者:熊学华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