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持续振荡

发布时间:2011-03-26

    目前,国内油粕市场均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之中,下游需求相对疲弱,沿海各地油厂的库存消耗速度较为缓慢。而受进口大豆成本高企影响,国内近期油粕价格的持续疲弱推动工厂压榨亏损区间不断放大,而部分油厂停机保价意愿也开始增强,因此不排除油厂选择停工限产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大库存的消耗,这将导致近月国内市场对于大豆需求的持续减弱。

    近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持续振荡,实际成交多为议价,工厂出货多为高报低走,显示出业内心态仍然不太稳定,对后市保持谨慎乐观的预期,本周以来高于3200元/吨价位基本没有成交,而各地市场也基本上仍在消耗前两周低于3100元/吨价位的合同。而随着近阶段油粕现货持续跌至偏低价位水平附近,沿海油厂的大豆压榨亏损区间也在进一步扩大之中,不过近几周来终端市场低位补货力度略有增强加上部分油厂停工限产,均对部分地区工厂豆粕库存压力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但油厂普遍亏损的局面仍未改善,如果亏损区间进一步扩大,或将会影响到未来数月进口大豆的到港节奏。

    国内现货市场油粕跌幅较大,沿海油厂大豆压榨亏损区间不断扩大。
  
    近期以来,国内现货市场豆油、豆粕价格跌幅一度加深,造成沿海油厂大豆压榨亏损区间的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国内沿海大型工厂的豆粕出货价格,较春节之后的高点跌幅则普遍达到400元/吨-500元/吨。此外,国内四级豆油目前报在9900元/吨-10150元/吨,较节后高点的回落幅度高达600元/吨-700元/吨,以上述价格来计算,当前沿海工厂的大豆实际压榨亏损已经超过200元/吨,而未来数月的压榨亏损幅度已经扩大至400元/吨-500元/吨以上。近期低价位终端部分需方相继入市,也对油厂豆粕库存压力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但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压力仍未完全缓解,东北、山东、华东以及华南地区的部分大豆油厂或停机或维持一条生产线开工,而据市场统计显示,伴随着油厂3月中下旬的停机,预计3月份国内沿海地区开工率可能将会降至60%以下。如果亏损区间持续扩大,或将会影响到今年5-6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节奏。
  
    国内豆粕现货偏高价位成交清淡,各地高报低走、实际出货议价为主。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尽管出现终端采购方的逢低备货行为,但下游总体库存水平并未见明显增长,也显示出养殖饲料需求的低迷现状,因而在近期豆粕现货价格呈现跟盘暴涨暴跌的背景下,业内对于后期提货进度仍存担忧,尤其是豆粕价格一度重挫给一部分经销商形成压力,其手中仍有不少前期的高价合同尚未执行。各地销售市场价格相对较为混乱,南北工厂豆粕报价的价差也进一步扩大,而内陆地区油厂出货价格最低一度跌至2900元/吨以下。上周沿海工厂豆粕出货价格区间则普遍集中在2950-3000元/吨附近,高于3100元/吨成交非常清淡,而本周均在消化上周3100元/吨价位以下的合同,高于3100元/吨价位市场普遍买兴不足,沿海工厂出货也基本以高报低走为主,实际出货普遍议价。由于短期内市场方向尚不明确,因而在上游整体出货仍然较为迟缓的状态下,终端采购方都不敢贸然订单,大多以前期合同执行、观望为主。

    美豆市场释放地震恐慌情绪之后回归基本面,各方加强关注月末USDA报告。

    近期以来,在逐渐释放日本地震带来的恐慌情绪之后,美豆市场由恐慌性下跌逐渐企稳并持续反弹,今年美国农户可能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而南美大豆收获工作因为降雨过量而耽搁,提振了大豆市场人气。分析师称,今年春季来自高价玉米和棉花的竞争激烈,因而市场担心美国农户可能不会种植足够的大豆来补充紧张的供应。多雨天气也威胁到春播工作。场中分析师指出,由于缺少指引,大豆市场可能呈现牛皮振荡态势,直到美国农业部发布意向播种面积数据以及季度库存数据。这份数据将于三月底出台。另外,降雨也可能耽搁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大豆收获工作,不过阿根廷一些大豆作物播种较晚,因而可能受到此次降雨的提振。需要关注的是近期美国中西部持续多雨天气或将影响早期玉米播种,是否会有部分耕地转为播种大豆,也存在可能性。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