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玉米价格持续看涨 农民捂粮更惜售
由于预期粮价继续上涨,吉林省榆树的农民有不少捂粮惜售,这也难住了粮贩子们。天气已逐渐转暖,然而,以贩粮为生的粮食经纪人,却在此时遭遇着“倒春寒”。
玉米楼子、栈子里面的苞米,一粒都别想收到,能收到点地趴粮就实属万幸了,即便是收到了,价格也高得离谱,养牛的、酿酒的,根本就没有人买你账。现在国家储备库已经开仓收粮,平均收购价格达到0.93元/斤左右,这给粮食经纪人造成了很大压力。
现在运费上涨、仓储费用增加,如果每斤苞米在9毛钱以上,贩粮就是赔钱,收到手里就是个赔。往年的时候能贩1000吨玉米,可现在300吨还不到,最头疼的是,玉米价格上涨,而最大的客户酒厂、养殖户却仍嫌价高。
另一粮贩10台收粮车,有8台在家里停着,养车需要费用,无奈只能下乡收购“隔年粮”,从而来维持日常开销。半个月才收了10吨隔年粮,油钱都赚不出来,干着真没劲,车在家里停着也不是个事,不行的话,过几天和货站联系一下,做空车配货算了。
即便当地粮食部门不断提醒,随着春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对手中待售的余粮,特别是对“地趴粮”,要择机择价出售,但事实上这种局面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往年这个时候,农民都要卖粮买农资,眼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今年春天农民捂粮惜售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
现在都是3月份了,往年的时候,农民卖粮心里没底,贱价卖粮的很多,但吸取今年年后玉米价格上涨的经验,村里的农民,有一半将玉米放进 “栈子”里,准备等到理想的价格出现再卖出,有的农民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宁愿贷款备春耕,也不愿低价卖粮。
村里一些大户的玉米大多数没卖,还在院里垛着,粒都没脱,他们看好玉米行情,价格不合理坚决不出手,一个月内,从0.83元/斤涨至0.93元/斤,玉米每斤涨了一毛钱,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单从价格上看,农民似乎够本了,可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样子,生产资料大幅上涨抵消了玉米涨价所带来的利润,村里的农民除了急需钱的卖了一些玉米外,全村300多户农民有一半捂粮惜售。
正常年景下,一亩地平均收入大约在1450元左右,但除去生产资料、人力成本投入,80元的种子、220元的化肥、100元的尿素、150元的钾肥、30块钱的农药、外加150元的人工,算下来需730元,利润只能剩下720元,生产资料价格过高,也是农民捂粮惜售的重要原因。
捂粮惜售的农民们盼着粮价节节升高,村里两天前来了一个外地粮商开着能载重60吨的大卡车收粮,每斤给到0.93 元,但空车开来,空车回去,根本就没人卖。
用粮企业越是着急,农民们越是不急着卖粮,因为他们感觉,价格还得往上涨。榆树市鑫丰粮油有限公司李经理看到眼前的一切,有点“着急”了,因为没有生意,公司员工近半放假,过去3万吨的玉米收购量,如今收购还不到1万吨。
一个星期,大车小车连个影子都看不到。门外“现金收粮”的大牌子特意挂上的,为的就是让农民知道高价收粮了,可依然无人登门,价高粮少。
目前,吉林中部地区烘干玉米出库价格已经达到2020-2030元/吨,随着深加工企业的复工,价格也不断上扬,长春某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在3月初连续三次上调报价,二等玉米的收购价格目前已达到2050元/吨,吉林省内其他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平均也达到1900元/吨以上。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仍未结束,由于产销区用粮企业均开始锁定玉米供应,贸易企业收购积极性普遍提高,市场看涨预期仍在增强,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加速上涨仍存空间。(东亚经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