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粕市场总体交投清淡
CBOT大豆期价短期承压出现冲高回落行情,中长期涨势可期、牛市格局不改。近期美豆一度连创新高,但在经过多次努力突破1400点整数关口后,并未像其前几次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南美大豆生长有改善迹象使得美豆短期承压,其中巴西大豆本年度产量预估不断被各个机构调高,美农业部2月8日公布的2月份全球大豆供需报告中,将巴西大豆本年度产量由1月份的6750万吨提高了100万吨至6850万吨,而此时正是阿根廷大豆的开花结荚期,短期降雨有利于阿根廷产区旱情的缓解。但全球大豆需求潜力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这也就导致全球大豆总体需求的增长,根据USDA2月份供需报告,2010/11年度全球大豆国内使用总量同比增长7%,而同期大豆产量预测值反而较上年度同比下调1.5%,长期供应仍将逐渐出现缺口,这将成为推动大豆价格上涨的基本面动力之一。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总体交投清淡,国内沿海各地油厂报价跟随外盘,从节后高点承压下行,加上终端市场在“买涨不买跌”心态的左右下整体备货节奏“不力”,因而也给豆粕现货价格形成振荡压力,截至本周初,沿海大型工厂43%蛋白豆粕报价集中在3500元/吨-3550元/吨,较节后高点跌幅达到40元/吨-50元/吨,而北方市场在3400元/吨附近成交相对较好,沿海油厂挺价心态依然较为明显,而部分饲养企业备货意愿也有所抬头,预计两月底前国内豆粕现货仍将持续箱体振荡行情但仍然趋强,而此波调整行情的底部区间或将呈现,终端市场仍应跟随市场节奏、逢低动态备货。
北方油厂豆粕偏低价位成交相对较好,南方市场观望气氛较为浓厚。节后一周多来,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整体交投清淡,大部分规模饲料企业尚未入市,加上外盘豆价因获利回吐压力振荡下跌,也拖累沿海各地豆粕现货报价从节后高点承压下行。但相对于南方市场的持续观望气氛,北方地区则由于对短期粕价较为看好,加上当地市场价格相对偏低,因而在3400元/吨附近成交量相对较大,华东、山东以及华南地区工厂43%蛋白豆粕价格则集中在3500元/吨-3580元/吨,仍然缺乏来自终端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不过在上周末以来国内油厂跟盘下调豆粕价格表现不太明显的情况下,部分饲料企业逢低入市采购的积极性开始有所增强。
部分油厂尚未恢复开机、库存消耗之中,成本效应仍将发挥支撑作用。截至目前,国内一些油厂仍然处于停机限产状态,个别则整个2月份都没有开机计划,这将导致停工前期市场炒作库存充足,停工后期炒作供给紧张的局面,而尚未开机的油厂当前则是在消化库存豆粕中,并且不少贸易商节前所持有的豆粕合同数量也较多,因而豆粕现货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尚不明显。不过尽管交投清淡,但来自成本因素的支撑,仍然使得国内多数大型油厂挺价豆粕心态“有增无减”,并且表现在豆粕现货价格跟盘向下调整力度的相对有限。按照当前CBOT大豆主力合约期价来推算,1季度预期到港的大豆成本在4700元/吨附近,按照10550元/吨-10650元/吨的四级豆油价格来计算,豆粕估算成本价格在3650元/-3670元/吨,一旦市场成交有所放大,那将会给当前豆粕现货价格起到底部支撑。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走势仍然受到来自终端需求不力的不利影响,加上外盘冲高回落,价格总体走势持续振荡。但在远期到港大豆进口成本不断高企、远期压榨盈利预期水平不佳等因素的支撑下,沿海油厂挺价心态预计仍将有增无减,这在近期豆粕价格跟盘波动幅度相对较为有限可见一斑;短期内外盘大豆市场获利平仓风险积聚,或给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带来持续波动影响,预计2月底之前,国内豆粕现货仍将持续箱体振荡、总体趋强的走势,国内饲料企业仍可采取“短期振荡、大跌加仓、长期强势、风险积聚”的采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