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大豆加工企业困境中生存 豆油价格倒挂严重

发布时间:2011-02-19

    目前,益海嘉里的市场份额在"被增长"。因为其他不被补贴的企业很多都不供应小包装了,只卖散油,本来益海嘉里的市场份额就高达40%,现在小包装油这么便宜,和散装油的价格严重倒挂,份额肯定更高了。卖的越多亏得越多。目前小包装大豆油的价格稳定在9400元/吨,作为其上一级产品的一级压榨毛油价格却高达11500元/吨,价格严重倒挂。

    往年一月份,益海嘉里大概生产21万吨的小包装油,但是今年一月份的产量却提高了一倍多,其市场份额的“增长”可想而知。不过,让益海嘉里难受的是,其所获得的定向大豆并无法支撑如此大的需求量,“那批定向大豆只够我们12天生产的,而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底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只能亏损着生产和供应。”据了解,其每卖出一吨小包装大豆油,就会亏损2100元。“我们这么大的产量,每月的亏损额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形下,市场份额所占越大,亏损自然就会越大。粗略的估算,1月份的亏损额为数亿元。虽然益海嘉里具有国际国内全产业链的优势,但由于是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亏损,这些亏损我没有办法从别的环节补回来,是纯粹的亏损。

    由于资金链紧张,现在益海嘉里已经大大减少了原料的采购。按照现在的态势,益海嘉里根本坚持不到3月底。

    而严重的价格倒挂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滑稽的现象,有人从批发市场、超市等终端大量购进小包装大豆油,直接去掉包装桶,倒进散装油桶,当散油卖掉。散油和小包装之间高达2000元/吨的价格倒挂使得企业愿意以每吨支付几十元的成本来减少损失。

    发改委在制定定向销售补贴的政策时,根本不是按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分配的,比如说益海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凭什么给的份额和中粮一样,而后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是益海的1/4。另外,凭什么给汇福那么多的大豆,而不给行业前三名。而定向销售的品种又不统一,既有菜籽油又有大豆,两者消费量相差那么大,这又会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

    现在发改委要求企业每天一报、每周一报、每月一报,包括企业的加工量、库存量和出货量,一旦出货慢了,就会接到打来的质问电话。

    2008年的时候,由于物价高涨,国家发改委就曾经对粮油食品实行过限价政策,当时的做法是,主要的食品企业若想涨价,需要向发改委提交涨价申请,说明自己的成本上涨情况,发改委经过审核之后决定是否同意其涨价。

    现在的粮油市场政策的影响过大,目前的限价政策还不如200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企业如果亏的太多还可以选择不生产,但是现在似乎是要无条件的低价供应。而密集出台的限价政策,会使得物价上涨形成累积,一旦撤出,会使得价格经历又一轮巨大涨幅。

    现在政府控制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思路是有问题的。政府要想调控物价肯定必须依靠大企业,但是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属于政策操作成本,不可能让企业来承担,应该对相应政策进行完善,确定更加科学的定向补贴方式。

    从大豆加工利润来分析,四五月份大豆很可能有一个上涨的行情。届时随着国储大豆和豆油的减少,农民手里余粮的减少,豆油价格调控面临更大挑战。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