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导致小麦价格上涨 供应困难面粉厂部分停工
去年下半年以来,华北、黄淮区域持续的罕见旱灾,使得被称为“百价之基”的粮价渐涨。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比年前涨了不少,但还是收不上来粮,农民手里即便有粮,也压着不卖。
山东的小麦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此次遭遇的特旱,让3476万亩冬小麦受灾,受此减产预期的影响,个别面、粮加工企业原料吃紧,开工能力不足。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李雁鸣表示,“如果再过10多天还未出现有效降水,将会影响今年粮食产量,粮价必然会提升,提升多少现在无法得知。”
这和往年情况迥异,小麦往年早就基本售完,可今年春节前行情不好,小麦价位下滑了一段时间,所以大多数收购商压了一些货。
菏泽市单县莱河镇等地,粮食收购商囤积着大量的小麦和玉米。今年干旱致使价位还会上升,所以并不着急卖。当地小麦收购价格,由2010年上半年的每斤0.95元,上涨到如今的1.07元。一些饲料厂和面粉厂严重缺粮,不得已高价收购,越是涨价,农民越不愿意卖。
小麦收购商统统表示收粮之难,往年这个时候早已开工,但是今年苦于没有粮食,设备一直停着。
单县某面粉厂每天需要消化100多吨麦子的面粉加工厂,已经存活了六年,收购价格从未提得这么高,可还是无济于事。农民手中收购的价位为1.05元,跟这些面粉厂之间仅有2分的利差,“赚不了钱,这样的干旱天气如果造成粮食减产,行当太难做。
还有一个每天需要消化200多吨麦子的面粉厂,生产规模在当地处在中上水平,可是200年不遇的大旱,让原料成了问题。
今年老百姓不愿卖粮,考虑更多的是要留足口粮,另外家有更多余粮的人家,在等待粮价的进一步提升。当地种粮户既为价格的上扬欣喜,但又被旱灾加重或将导致粮食减产而担忧不已。
而有些种粮户从长计议,认为灾年多些储备粮食理所应当,十里铺村五组村民刘新来杵着铁锹杆,看着大面积枯死的麦田,认为今年每亩地打个600斤,就撑到头了。
这与丰年相比,将会减少近一半。菏泽累计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偏少9成以上,已属特大干旱等级,旱情日趋严重。由于现在正全力以赴进行浇灌,是否减产不好判断。
但是持续的旱灾不断触动着市场的神经,现在的面粉价格涨得厉害,年前一袋50斤的面粉,价格为55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65元至70元之间。原料收购价提了上去,生产出来的面粉肯定要涨。国内的粮价上涨,一方面存在人为炒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到实际产量的影响,如果一直干旱下去,尤其是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其产量不好保证。(新民网,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