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产区市场走势分析
近期,黑龙江大豆产区市场交投持续清淡,虽然当地贸易商开始陆续进场恢复收购,但产区农民的销售积极性依然不高。目前多数地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而粮商预计到正月十五之后,农民的销售热情才能逐渐回升。而在外盘强势振荡的支撑下,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持续攀升,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形势仍然较为严重,但这也提振了黑龙江地储大豆拍卖成交情况的好转。但也加剧了产区农民惜售观望的心态。而关内大豆市场,春节刚过沿海油厂整体开机水平尚未完全恢复,但受到成本高企及需求回暖等因素的支撑,油厂挺价豆粕心态较强,此外从当前进口大豆成本和豆粕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来看,后者也仍然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目前春节假期刚过,但从东北市场的习惯而言,可能要到正月十五(2月17日)之后才会有所活跃;当地大豆加工企业多数仍处在停产状态,因设备需要调试,部分厂家和贸易商试探性恢复报价收购,收购价格基本与节前持平,但成交不太理想,主要是由于农民的销售意愿较差,产区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中,截至本周五(2月11日),黑龙江东部产区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集中在3.80元/公斤-3.86元/公斤,商品豆收购价格则集中在3.60元/公斤-3.92元/公斤,较节前持稳,而美盘豆价在中国春节期间一度大幅上涨,也更加加剧了产区豆农对于后期大豆价格的盼涨心态。 由于进口大豆价格持续攀升,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形势依然较为严重,按照周四CBOT大豆主力合约期间来计算,今年第一季度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普遍高达4750元/吨附近,不但比黑龙江产区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高出900元/吨以上,也比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整体高出1200元/吨-1300元/吨,倒挂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意味着后期国产大豆价格以及豆粕价格仍然具有上行空间,这也是支撑产区豆农盼涨惜售心态的主要因素。当然另一方面,随着外盘豆价的振荡趋强以及远期到港大豆成本区间的不断抬升,黑龙江地储大豆拍卖的成交情况也在逐渐好转,本周五计划拍卖的7.9970万吨黑龙江地储大豆,实际成交5.9281万吨,成交率达到74.13%。 本周期间,尽管一度受到来自临池玉米飙升的比较效应的支撑,但由于缺少新题材支持,加上美国陈豆出口销售数据表现疲软、南美大豆作物状况因降雨而有所改善,促使多头获利平仓抛空,尾盘基金更是加快了抛售力度,则使得大豆承压下跌。但市场普遍认为短期振荡不改农产品中长期牛市格局,由于很多农产品的基本面失衡,全球农产品库存在2010年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2011年农业主产区的天气必须足够理想,才能帮助市场重新补充库存,阻止粮价飙升到前期的高点,但在此之前农产品之间对于播种面积的争夺,仍将会成为支撑盘面价格的重要利多;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大批资金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投机,将成为今年农产品期货市场最大的主推手。 综上所述,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尚未完全回暖,主产区黑龙江市场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会启动,当前产区豆农盼涨惜售心态依然较强,因而油厂试探性恢复收购的效果不太明显;而受到进口大豆远期到港预期成本不断高企的影响,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以及大豆与豆粕价格之间的倒挂现象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