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粳稻购销趋活,市场趋势稳中向好
虽然调控政策持续不断,但粳稻市场表现相对抗跌,走势一直较为平稳。经过前期连续收购,目前农户手中粳稻库存下降较快,加上春节日益临近,大米需求逐步转旺,受此推动,预计粳米市场短期上涨机会较大,年关行情将逐步来临。 产区粳稻购销趋活,市场趋势稳中向好 临近春节,在销区要货增加的推动下,产区稻米走货开始加快,米厂、贸易商采购水稻积极,稻米市场渐显活跃。然而在铁路运力实行倾斜后,东北地区近期稻米外运并没有预期理想,频繁的雨雪天气也导致公路运输不畅,使得该地稻米市场难以有较好地表现。1月10日,黑龙江五常地区稻花香收购价1.9元/斤,长粒香收购价1.4元/斤,近日保持稳定;长粒香大米出厂价2.16-2.17元/斤,近日上涨0.01-0.02元/斤;延寿地区粳稻收购价1.46元/斤左右,与上周持平;普通长粒米出厂价2.15元/斤,较上周涨0.03元/斤。吉林白城地区出米率70%的超级稻收购价1.48元/斤左右,大米出厂价2.13-2.14元/斤,购销清淡。辽宁辽阳地区普通圆粒大米批发价2.21-2.25元/斤。新稻收购价1.5元/斤左右,均保持平稳。 苏皖粳稻因价格相对偏高,上涨艰难,但在需求增大的拉动下,局部仍有走强。1月10日,南京下关市场特等粳米2.05元/斤,标一粳米1.92元/斤,依旧持稳;无锡市场晚粳稻1.41元/斤,较上周下跌0.01元/斤;盐城粳稻收购价1.42-1.44元/斤,上涨00.1元/斤。安徽合肥市场普通粳米批发价1.97元/500克,优质粳米批发价2.20元/500克,均与上周价格持平。芜湖粳稻收购价1.32元/斤,较前期上涨了0.02元/斤。 粳米销售逐渐趋旺,大米价格略有走强 随着春节的逐渐临近,国内大米市场购销日趋活跃,销量也随之逐渐增大,市场经销商对大米的备货量也呈明显增加的态势,推动大米市场稳中上行。1月10日,广东常平市场东北产标一粳米2.21元/斤,较上周上涨0.01元/斤。杭州市场江苏粳米批发价2.07元/斤,东北粳米2.25元/斤,安徽粳米1.95元/斤,均保持平稳。福建福州市场10年标一江苏产粳米批发价2.1元/斤,10年标一东北米批发价2.3元/斤。价格坚挺。在旺季大米需求放大的推动下,预计后期大米市场将稳步走强。 农户粳稻出售积极,供应压力继续释放 2010年下半年以来,粳稻市场面临较大的压力。由于产量大幅增加,单黑龙江一省就增产270多万吨,粳稻供应形势明显好转。在中央对物价走势进行严厉调控的政策出台后,农户惜售心理减弱,出售稻谷较为积极,今年粳稻的收购进度较去年显著加快。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内6个粳稻主产省累计收购粳稻1351万吨,同比增加302.7万吨,其中国企收购602.9万吨,占总量的44.6%。另据黑龙江省粮食局统计,截止2010年12月23日黑龙江省农民水稻销售962万吨,占商品量的66.6%。而2009年12月同期农户水稻出售数量为680万吨,占商品量的56.7%。可以看出,农户粳稻出售不但相对进度大大快于上年,而且售粮绝对量也较去年多282万吨,已经超过了今年稻谷增产的幅度,表明在政策调控和大丰收的背景下,农户存粮意愿降低,手中留粮已经少于上年。苏皖粳稻因靠近销区,在东北稻谷南运困难的情况下,前期各地经销商争相收购,目前粮源也大幅下降。由于农户手中留粮总体已经低于上年,收购市场供应压力得到快速释放,预计后期粳稻收购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偏大。 市场主体收购积极,企业库存相对充足 市场经验表明,单有农户积极售粮,如果收购方不积极收购,那么收购价格必然要降低。而粳稻市场在调控政策出台后价格保持了相对平稳,总体波动幅度不大,说明市场承接较为有力,支撑了粳稻价格的相对稳定。而且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国有粮食企业和非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均较去年增加,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普遍较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前两年因粳稻需求大幅增加,供应相对偏紧,无论是国有粮食企业和非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均被挖去不少,急需补库;二是在国家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后,粳稻拍卖进入门槛不断提高,企业担心后期粮源不易采购,只能在旺季增加收购量,以便在后期掌握主动;三是粮食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有能力进行大量收购;四是国内粮食加工企业众多,生产能力过剩,大型企业为达到掌控市场,提前掌粮源也是其提高竞争力的策略之一;五是粳稻市场持续保持稳定也坚定了企业入市采购的信心。 虽然企业粳稻收购量较去年大幅增加,但由于粳稻销售的经常性,以及近期稻强米弱导致的米厂开工率普遍下降的实际,预计大部分粮食当前并没有进入市场被消费掉,而是仍留存在企业手中。目前企业的粳稻库存还是相当充足的,后期粳稻供应总体不缺,但后期国家进行市场调控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 供应压力有所减轻,粳稻市场上涨可期 进入元旦后,国内粳稻市场仍不温不火,价格继续呈小幅波动走势,并没有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而产生所谓的节日效应,南方的冰冻天气也没有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预计粳稻市场的这种平淡走势不会持续太久,春节前小幅走强仍然可期。一是随着前期籼稻市场的大幅补涨,持续拉大的粳籼价差已得到了一定的修正,粳稻品质优势将在春节前再度显现。二是随着农户手中存粮的大幅下降,粳稻市场供应压力已大为减轻。三是旺季来临,大米需求看好,经销商备货增加,尤其是作为优质米的代表粳米需求将更为抢手,将推动其价格走强。四是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市场调控,粳稻依然表现坚挺,目前调控压力有所释放,一定程度增强了市场信心。预计随着粳米价格的走强,稻强米弱现象会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