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棉花进口配额激增3倍 粮食进口量也将增大
今年首批260万吨进口棉配额已经下发到企业手中。这也为商务部拉开扩大进口政策序幕做了铺垫。此次下发的260万吨进口棉配额数量包括89.4万吨的1%关税内配额,以及170.6万吨的滑准税配额。
早在两个月前,官方棉花进口配额初定维持在89.4万吨。如今,政府年初一次性下发如此大数量的进口配额,彰显的正是商务部2011年扩大进口的战略部署。弥补市场的棉花供求缺口是此次配额一次性大量下发的原因。市场普遍认可的供求缺口大致在350万吨-370万吨,这一缺口肯定需要进口棉来填补。
从目前分析的2011年市场需求来看,260万吨进口配额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缺口,未来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剂。
中国每年都会通过关税配额和基于滑准税的额外棉花关税配额对棉花进口进行控制。2011年,财政部表示,将继续对关税配额外进口棉花实施滑准税。
所谓“滑准税”,即对进口税中同种商品按其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价格档次的税率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也就是说,进口量在89.4万吨配额以内的关税为1%,配额外进口棉花征收5%-40%滑准税,实际执行的是5%-8%的关税。
在这一时间节点发放次年进口棉配额符合过往操作惯例,但往年同期一般只发放89.4万吨的关税内配额,滑准税配额的发放一般会视市场情况,酌情增发,发放时间点往往集中在5、6月前后。
因此,将260万吨的进口棉配额一次性下发尚属首次。
2010 年,国家累计发放配额数量359.4万吨左右,7月初相关管理部门还曾以非公开的方式下发过70万吨-90万吨的滑准税配额。而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1月-11月外棉累计进口数量237.7万吨,理论上还有近200万吨的配额指标未曾使用。
如今,2010年滑准税配额使用期限将至。虽然企业对延期2010年配额使用期限的呼声较高,但是,相关部门已经证实,2010年的1%关税内配额可以适当延期,但滑准税配额将不予延期。
由于各方对棉花供需缺口的估算并不精准,政府仍然保留100万吨左右的配额未释放,这部分预计将根据2011年市场的变化灵活增减。
近年来,国内棉市始终有一定的供需缺口,并需要依赖进口来弥补。2010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为650万吨,消费量为1023万吨,市场存在近400万吨的供需缺口,弥补缺口所需棉花将主要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进口。
目前,全球头号棉花出口大国——美国本年度预计出口343万吨,而在当前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签约量244万吨;印度棉出口政策则一直飘忽不定,但无论是棉花出口还是棉纱出口,政策总体是偏紧的;巴基斯坦由于灾害原因大量减产。对于国内的棉花消费用户来说,供应依然是紧张的。
下一步商务部将拓宽粮棉等大宗商品进口渠道,便利企业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组织进口,缓解国内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