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青岛启动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

发布时间:2009-10-07

    本报讯 记者胡考绪、通讯员王刚报道:山东青岛即墨市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启动仪式日前在刘家庄镇举行,这是青岛市首个农业电气化项目。

  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是即墨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富民工程。今年7月,即墨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决定今明两年投资1580万元,高标准建设5.5万亩种植区、350亩畜牧养殖区和1.66万亩水产养殖区的现代农业电气化示范区,力争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全市现代农业电气化,带动农民增收18亿元。截至目前该市已投入资金750万元,新配套电力900千伏安,架设高压线路2600米,铺设低压电缆3.3万米,新上智能电表控制箱35个,智能磁卡电表160只。

  在即墨市刘家庄镇大吕一村,村民杨风武一边往智能控制箱插磁卡,一边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你看,磁卡一插,水流哗哗,建个大棚,不愁钱花,我这两个大棚,每年至少纯收入五六万元,现在用上了磁卡水,用电取水又方便又省钱,浇一次地每亩能比原来架柴油机少花9元钱,节省三分之二。再说了,以往一个冬暖棚卷帘、放帘一个人要干4个小时,有了动力电,大棚上了电动卷帘机,按一下电钮,5分多钟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20倍不说,还可增加几个小时的光照时间,有利于作物生长。”

  据刘家庄镇党委书记毛军响介绍,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工程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带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仅大吕一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新上了21个冬暖棚,8个大拱棚,秋收后还要再上30多亩大棚。据测算,5年后该市全部实现农业电气化的5.5万亩设施经济作物和25万亩非设施经济作物可实现农民增收15亿元。

  实施农业电气化不仅能使农业灌溉降低成本三分之二以上,也能使畜牧养殖比传统养殖效益提高60%至70%,水产养殖比传统养殖增收70%至80%。电气化将为即墨新增高产水产养殖区5万亩,实现农民增收2亿元。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