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0年11月2日大豆期货早间评论

发布时间:2010-11-02

CBOT大豆11月1日收盘价(单位:美分/蒲式耳):
---------------------------------------------------------
合约月份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10年11月     1230.2  1236.4  1220.0  1225.2   -.6   7,043
11年1月      1240.0  1246.2  1228.4  1235.0  -1.0  20,533
11年3月      1243.6  1250.0  1234.0  1240.0   -.2   2,746
11年5月      1242.4  1249.0  1237.4  1240.0   +.2   1,711
11年7月      1249.2  1253.2  1242.0  1244.6  +1.2   2,132
---------------------------------------------------------

  虽然近期走势偏弱,但以豆类为代表的国内农产品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受通胀预期和美盘强势的影响,豆类等品种后市仍有上涨空间。上周以来农产品内外盘出现分化。美豆依旧在1200美分/蒲式耳上方徘徊,而国内豆类步入调整。究其原因,国内主要是因宏观调控预期增强及期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市场短线投机资金炒作热情,受此影响,国内豆类市场资金大举平仓,期价震荡回调。

  全球大豆供需奠定上涨基调

  美农业部大幅下调美豆期货库存,市场担忧美豆供应偏紧,从而确立后市上涨的基调。美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2010/11年度大豆产量预估至34.08亿蒲式耳,下调单产预估至44.4蒲式耳/英亩,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34.91亿蒲式耳和45蒲式耳/英亩;美国2010/11年度大豆结转库存出乎意料的下调为2.65亿蒲式耳,不足3亿蒲式耳,远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3.34亿蒲式耳和9月报告预估值3.50亿蒲式耳。

  需求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对大豆的需求增长率都在重新上扬,使得巴西、阿根廷和中国2010/11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更关键的是,世界大豆供需平衡拐点已经出现:2010/11年度期末库存绝对值仍在增加,但期末库存消费比下滑,这意味着豆类品种将进入牛市周期。

  比价效应支撑豆价

  今年以来,美玉米价格涨幅远超过美豆,从而造成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偏低,由此引发的明年种植面积的争夺也将继续成为支持美豆价格保持坚挺的重要利多因素。

  截止到11月1日,美豆指数与玉米指数比价为2.1,处于区间下沿水平。从大豆玉米历史比价来看,比价跌破2的几率较低及时间较短,仅在2006年因玉米市场热炒生物能源概念导致大豆玉米比价跌破2的幅度及时间稍长。而大豆玉米比价偏低将导致明年种植面积相应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向玉米转移,这将进一步支撑豆类的牛市行情。

  基金持仓呈牛市特征

  从附图可以看到,7月中旬以来,美豆基金净多持仓稳步上扬,美豆总持仓规模保持稳步增加趋势,充分表现了市场对于后市的看好。从目前看,制约大连豆类上扬的主要因素在于国内CPI指数连创新高后可能招致的调控打压。鉴于涨价风潮已逐渐波及至主要农产品,一旦农产品继续大幅上涨,势必导致国内通胀加剧,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缓农产品上扬速度,使人民生活有最基本保障。从盘面上看,资金主动出场是上周价格调整的主要因素,在豆类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变化情况下,短期投机资金出场更有利于后期价格的稳健上涨。

  连豆或领涨后市

  显然,通胀预期及美盘豆类后期炒作的南美天气、拉尼娜现象对市场带来的利多影响,将为豆类等农产品市场提供中线利多支持。经历短期调整后,我们对豆类市场后期操作思路仍定义为以中长期上涨趋势不变,因此在后续操作中,建议投机多单把握回调带来的中线买入机会。同时,由于近期盘面压榨利润逐步反弹,豆油、豆粕的上涨幅度相对连豆已经较大,后市随着套保套利资金的逐步入场,连豆有望成为豆类上行的领头羊。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期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