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郑稻后市走势将逐渐趋稳
近一周来,早籼稻期货上演了过山车般行情:自18日至25日最高点涨幅达297元/吨(13.3%),这在郑稻历史走势中极为罕见。
回顾近期市场,从现货走势来看以平稳为主。本周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均现小幅下跌。从早籼稻全国均价来看,产区磅秤出库价为1996.67元/吨,较上周下跌38.33元/吨;产区磅秤收购价为2036.67元/吨,较上周下跌7.88元/吨。从目前稻谷收购来看,存在一定的惜售现象。因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时间高价位运行,加上近期国家又上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农民对粳稻价格的上升预期增强。另外,近两年粮食价格都是在粮食收购后期有所上涨,特别是去年秋粮及今年夏粮收购期间价格上涨幅度都较大,因此农民惜售心理仍然较重,采取边看边售的方式可能性较大,持货待价,收购期会拉长。总体来看,受节日效应提振,各地市场多活跃,总体粮油销量上升。但随着目前新粮的普遍上市,市场新季大米供应增多,对当前稻米行情将形成一定压力。
据10月2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成交显示,本次计划销售稻谷201.29万吨,实际成交28.51万吨,成交率14.16%,其中:早籼稻计划销售13.19万吨,实际成交5.79万吨,成交率44%,成交均价1917元/吨;中晚籼稻计划销售188.1万吨,实际成交22.72万吨,成交率12%,成交均价1930元/吨。
据笔者整理统计,此轮郑稻的上涨行情主要由以下几点因素促发:1、国务院近期公布将适当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带动市场对明年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期增强;2、近期农产品板块普遍走强,棉花、玉米、大豆、油脂均大幅上涨,郑稻存在补涨需求;3、受美稻米逐步走高带动,美稻自7月中旬反弹以来,一直保持平稳上涨;4、近期全国现降温天气,或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5、央行于上周意外加息,也表明其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在通货膨胀预期下,郑稻也成为炒作题材;6、近期,股市以及各商品期货屡创新高,市场做多氛围浓厚。近两日,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普遍回调,也使得郑稻市场中的做多资金趋于缓和,市场趋势急转直下,由于前期上涨过快,导致近两日的回落也是直线下跌。
美稻米市场自7月中旬触底反弹以来,一直延续温和上涨的势头,截至27日收盘,报收于15.1美分,10月以来,涨幅达16.44%。美稻的上涨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推动:美国稻米生产协会12日表示,美国今年稻米产量或比预期至少减产10%,难以达到预期,这将把国际米价再度推高30%。美国稻米生产协会主席德怀特罗伯茨说,由于炎热的天气影响了美国产区的单产和出米率,芝加哥市场稻米期货在明年1月份前,可能上涨至每100磅16至17美元。美国农业部把今年全国的稻米产量预估降低了5%至1100万吨,并估计每公顷产量将降低至2005—2006作物季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近期的洪水导致巴基斯坦产量大减,而该国去年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从国际市场来看,稻谷价格仍有上涨可能。
总体而言,期货价格走势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现货基本面,预计郑稻后市走势将逐渐趋稳,2300点整数关口或有支撑。但在粮食价格普涨的市场背景下,预计郑稻仍以稳中趋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