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大豆价格2010年10月18-24日持续上涨

发布时间:2010-10-27

       本周(10月18日-10月24日),国内主产区新豆收获基本结束,大豆收购价格继续环比上升。预计今年的临储大豆政策很快将公布,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种植收益的同时,应能兼顾产区加工企业的利益。临储收购底价提升的同时或将加大对产区大豆加工企业的加工补贴力度。近期产区油粕价格持续上涨,油厂加工国产大豆收益继续维持年内高位正值,油厂加工新作大豆的积极性较高。农户对豆价预期较高,加之收储政策即将出台,惜售情绪较重,油厂提价采购大豆的情况较为普遍。
外盘大豆期价稳步上扬,在国内利空政策的打压下,内盘大豆期价高位震荡,重心小幅上移。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环比持平,港口分销价格环比继续上升,豆油现货价格环比上升,豆粕价格小幅回调,综合测算进口大豆初榨收益创年内新高。国内主产区新豆收获基本结束,豆农对豆价预期较高,惜售情绪较重,大豆收购价格稳步上升。

       本周,CBOT大豆期价维持上周的涨势,继续稳步运行在上行通道中,盘中刷新两年新高。在美元指数低位企稳,基本面平静的背景下,市场继续关注旺盛的中国进口需求。美国农业部报告认为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需求增幅超过供给增幅,支持美豆中长期走势向好。南美方面,本周巴西大豆主产区出现降雨,有利于大豆的播种,但播种进度已因前期降雨不足而慢于往年,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快于往年。因为天气原因,未来2010/2011年度南美大豆的播种面积及产量可能同比下降。预计短期CBOT大豆期价将在1200美分/蒲式耳上方横盘整理,等待宏观经济面和基本面消息的指引,中长期看,在本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偏紧的背景下,大豆价格仍可看好。

      豆粕期价高位震荡回调,价格小幅回落。豆粕现货价格区间震荡,沿海地区43%豆粕现货价格在3500-3620元/吨,较上周小幅回落 30-50元/吨。主要原因是国内大豆压榨利润持续上升,油厂为追逐利润一直保持高水平开工率,豆粕供应增速远超需求增速,国内豆粕供应过剩,油厂、贸易商和饲料养殖企业豆粕库存充裕,采购观望心理明显增强。此外,豆油价格上涨较快,跷跷板效应使得豆粕价格表现相对疲弱,但受进口大豆成本支撑,回调空间有限。短期内,我国豆粕供应过剩的局面不会发生改变,豆粕价格将会受到明显压制,油强粕弱的格局将会继续存在。农业部数据显示,猪粮比近期回升,生猪养殖效益好转,10-11月份生猪补栏量的增加将使生猪存栏量大幅增加,四季度是传统的饲料养殖消费旺季,因此,长期来看,国内豆粕价格将获得需求回暖和成本上升的支撑。

      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为3700元/吨,环比持平;沿海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为4100元/吨,环比上升200元/吨。本周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大幅上升,豆油价格上升,豆粕价格环比下降,导致综合测算的进口分销大豆初榨盈利环比下降,但按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核算的加工收益仍创年内新高。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在到港成本持平的情况下上涨,说明了在高压榨收益的刺激下,进口大豆分销需求旺盛。近月船期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连续三周保持正值,说明国内油粕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外盘大豆上涨幅度。分销需求的旺盛及近月船期进口大豆加工正收益将刺激后市大豆进口量增加。

        国内调控政策频出,在加息、菜油抛储、阿根廷豆油进口解禁等利空政策的打压下,连豆期价高位震荡,价格重心小幅上移,盘中继续刷新年内新高,但走势较外盘明显疲弱,呈现外强内弱的格局。本周三举行的30万吨临储菜油拍卖几乎全部成交,且成交价格大大高于销售底价,反映现货市场对大豆及食用油后市行情的整体看好,受此影响,豆油期价领涨豆类期价。后市国内临储大豆抛售预期仍将压制连豆期价走势,外强内弱的格局将继续,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的连续上涨将对国产大豆价格产生拉动效应,预计国产大豆价格将继续上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