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龙头企业助襄樊腾飞
“柴顺功下海创业去了!”柴顺海是谁?在同事和朋友眼里,刚刚而立之年、从湖北省委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柴顺功前途无量,当时他已任襄樊市某银行负责资产处置的科长数年,是人们看好的行长人选。
2004年初,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朋友推荐柴顺功去把万宝粮油盘下来,当时这个曾经在湖北粮油行业以产销额高而赫赫有名的企业已经停产运转不下去了。考察了一个月后,柴顺功就盘下这家企业,改制为个人独资民营企业。“贩粮食的比种粮食的赚钱,粮油加工企业利润很低,如何实现企业、农民双赢呢?”柴顺功认为,关键是发展订单农业。企业用保护价收购粮食、油料,带动农民实行规模种植;同时企业实行精加工、创品牌。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万宝粮油已经建立30万亩的粮油基地,每年投资上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实行严格监控,万宝牌大米、小麦粉、面条、植物油四大系列产品均通过食品安全认证,产品质量在省、市质监部门抽查中,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4年万宝粮油成为国家粮油储备代收代储企业。2007年,该企业成为军供食用油定点供应单位。
如何规避经营风险?有着多年银行工作经验的柴顺功有独到的做法――对经营模式不断创新。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菜子价格暴涨暴跌,许多油脂加工企业亏损。万宝粮油灵活运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不仅安然度过,而且在危机中获得新的发展。当年,该公司除了在前期期货价格过高时对远期合约进行卖期保值,还在下半年期价低于现货价格过多时,从期货市场买入油脂,通过交割投放现货市场,从而降低了过高的现货生产成本。2008年该公司实现销售过10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30%多。
柴顺功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工作,投入1500多万元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提供了平台;注重人才引进和技术储备,引进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等高技术人才;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郑州粮院和西安油脂研究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关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2009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不进则退,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把万宝粮油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名牌粮油企业。”柴顺功认为:在国际四大粮商和中粮集团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加快在各地建厂布点的情况下,万宝粮油必须做强做大,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由于他成绩突出,2008年他被区、镇人大代表推选为区第三届人大代表。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后,更加积极完成国家税收任务,每年向国家缴纳税费 120多万元。并主动参加区、镇公益事业,先后为双沟镇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捐款10万多元,为地震灾区捐献粮油等物资达60多万元。
他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身为代表当报国。”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带领群众靠种植、加工粮油致富,他决定开辟代农储蓄、代农加工粮油业务。这样不仅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且使农民靠加工粮油转化增值。每年为农民代为储蓄粮油5000多万公斤,代为加工46万公斤,使农民年增加收入1.5亿元。
为了扩大仓储容量。万宝粮油把双沟厂区的仓储容量扩大到了粮食14万吨、食用油脂1.5万吨;在襄城十家庙新建了1500米铁路专用线、3万吨食用油脂储备库和10000吨原料储备库,实行全自动化管理,并在建设食用油脂储备库二期工程。今年底,该公司食用油脂仓储容量将达到6万吨,规模在省内首屈一指。
去年10月,他在新城建设了可吞吐粮油150万吨粮油的物流园区,主要是万宝粮油公司和市粮食局、市城投公司联合投资1亿元征地100亩建设襄樊粮油物流园。
为了拓展新的领域。去年1月,他代表万宝粮油集团与保康荆山锦有机茶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保康有机茶与10万亩油茶示范园建设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发建设保康油茶产业,并将用3年时间培植10000万亩优质茶园,合力打造“荆山锦”有机茶品牌。
目前,他在万宝粮油建立起了襄樊第一家粮油企业博士后产业基地;他牵头建设了襄樊第一个粮油物流园区;他把万宝粮油建成了全省唯一获得 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0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个管理体系认证的粮油企业……10余年的创业中,他获得了多个第一,在他卓越成就的背后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是他一直很乐观,因为他觉得“创业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现在的柴顺功,心系农民增收,扬起农业产业化龙头;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优质;建立博士后基地,为打造全国一流粮油企业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