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大幅涨价中的重要事件
2009年5月揭幕战
大蒜价格开始上涨。
2009年10月17日
“豆你玩”开演。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召集16个省区市109家绿豆经销商,召开“第一届全国绿豆市场产销行情研讨会”,相互串通,哄抬绿豆价格。
2009年11月
全国土豆价格进入持续上涨期。
全国蚕丝价格从年初的每吨16万元涨至25万元左右。
2009年12月
“蒜你狠”“隆重揭幕”。当月,瓣蒜批发价达到每公斤6元,独头蒜每公斤10元。
2010年3月
辣椒价格“辣”起来。由于西南五省大旱,辣椒出现囤货,北京新发地市场干辣椒价格同比上涨近3倍。随后2个月,一些地方的主要辣椒品种从平常每公斤4元涨至40元。
玉米收购价从去年的每斤0.82元,提高至0.92元。
2010年4月28日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半年来土豆价格涨幅达84.8%。干旱中土豆价格飞涨,富裕了农民,却“逼停”了淀粉加工企业。
2010年5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要求,各地及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农产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2010年6月
涨幅较大的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而鸡蛋、猪肉价格开始攀升。
《扬州日报》报道,全国蚕丝价格接近每吨40万元。
2010年7月1日
国家发改委惩处“豆你玩”元凶,对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处以最高罚款100万元,3家协办企业罚30-50万元,109家经销企业被提醒告诫。但罚单开出第二天开始,吉林洮南市的绿豆批发价格连续上涨。
2010年7月
山东、河南等地对囤积居奇的大蒜经销商、冷藏协会,纷纷开出罚单。
2010年7月中旬
全国各地的绿豆、大蒜价格出现涨势第二波。
“姜你军”登台亮相,主产区莱芜生姜收购价每斤4.5元,同比大涨328.6%。
2010年8月上旬
先大旱,后暴雨,东北三省玉米主产区大幅减产,玉米收购价突破每斤1元大关。
2010年8月15日
国内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姜价格涨至每斤6.57元,环比上涨18.2%。全国5成省区市涨幅超20%,上海、天津、江苏在30%以上。
2010年9月初
据报道,连续几个月上涨的棉布累计涨幅超20%,而棉花期货加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
2010年9月10日
据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监测,生姜价10天飙涨20%,每斤9.59元,同时菠菜价格上涨43%。
2010年9月13日
据上证报信息,由于遭受森林大火和旱灾,小麦出口最大宗国俄罗斯全年产量将锐减三分之一,小麦价格就由最低点7月份时的每蒲式耳4.26美元,骤升至8.52美元。
2010年9月中旬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鸡蛋价格比6月份上涨约30%,猪肉价格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4%。
淄博花椒减产4成,花椒零售价格突破每斤30元大关。
2010年9月15日
山东、江苏所产顶级蒜头批发价涨至每公斤17元。
2010年9月16日
国家6部门正式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0.97元、粳稻1.05元,分别同比提高5.4%和10.5%,但这个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实际收购价。
2010年9月20日
郑棉1105号主力合约再次冲击每吨19830元,20天连续上涨幅度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