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陕西蒲城重度盐碱地上杂交玉米获丰收

发布时间:2010-09-17

    今年陕西蒲城没有多少雨水,原来的中度盐碱地都快赶上重度盐碱地了,即使这么恶劣的气候,在盐碱地上撒播的种子依旧结出了玉米棒子,而且各种通过自交系二次或多次杂交的品种显现出了极强的抗盐碱性和抗旱性。今年的干旱,着实考验了染色体杂交玉米的抗旱性和抗盐碱性。农民在大田种植情况一旦稳定,就可以精选种子参与“省审”,力争早日全面推广。

    “许多农民还在向我们要种子,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蒲城的农技人员表示,今年染色体杂交玉米已在较大范围的大田进行种植。据统计,今年在蒲城县附近由农民种植了大约45亩的染色体杂交玉米作物。

    高阳镇的农民王合奎是看着试验田里的染色体杂交玉米一步一步成功的,他对朱培坤的杂交技术非常有信心。王合奎今年用染色体杂交玉米种子,在当地的旱地上种了4亩地。他带着记者来到他的地里察看,“我这里的玉米长势强壮,棒子足足比我们种的当地品种长了5公分,按照这个长势今年每亩估计可以收获 1500斤左右的玉米”。除了棒子大,青秆也表现出成熟耐旱,“这些青秆完全可以用来改变土质。”

     当地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王合奎的地虽说是旱地,但是由于地势南高北低,蓄水能力还是挺强。蒲城县还有一些农民是在纯旱地和盐碱地上种植,估计亩产应该达到1100斤左右。

    由于今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玉米收购价格较往年上涨了25%,达到1.03元/斤,“按照这个长势,即使每亩收1000斤左右的玉米,每亩地的纯收入就可以达到700元”。

    蒲城县的技术人员表示,利用朱培坤的自交系种子,他们已经成功杂交了60多个品种,其中十几个种子品种已经可以达到相关标准,今年他们精选了三个品种进入到大田实验。“这还不是我们最好的三个品种,一旦在大田种植的情况显示稳定,我们将用最好的品种参加‘省审’,力争将种子尽快推向市场。”

    “不论是高产,还是能在旱地、盐碱地生长,都不能完全概括染色体杂交玉米的特点”,朱培坤表示,染色体杂交玉米还充分体现出营养价值丰富的特点。朱培坤和其技术团队已经实验的各类杂交玉米,无论是马铃薯-玉米的高淀粉、亚麻-玉米的高油脂,还是小麦-玉米的高蛋白质,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少技术指标已经被权威机构测定。

    蒲城这里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下雨了。即使在这样干旱的季节,由从事染色体杂交技术探索和应用的试验田里种植的杂交玉米依旧长得那么“结实”。当地的农技人员介绍,今年染色体杂交作物已经走出试验田,由农民开始在大田里种植,并在严重干旱条件下喜获丰收,亩产预计超千斤。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