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9月份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动能不足

发布时间:2010-09-06

  8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相对平静,价格以稳为主;期货市场上,大连玉米期货合约先扬后抑,月中突破前期高点,创出历史新高。政策面,临储玉米持续投放市场,成交量、成交均价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一、成交高温不退调控持续加强

  8月份国家政策性玉米竞价交易继续进行,东北临储玉米(包括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居高不下,而8月17日投放量大幅减少更是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随后在当周追加了一次临储玉米竞价交易,稳定市场预期;此外为了防止市场投机,东北临储玉米的交易细则两度修改,先是限制企业每次购买量不能超过一个月的加工量,一个月累计购买量不超过两个月的加工量,并提供当地粮食行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随后又要求所有参与拍卖的企业必须建立粮食统计台账,向当地粮食部门报送统计报表。

  目前东北市场玉米收购价格在1800元/吨上方,较为坚挺,由于东北市场粮源主要依靠临储及中央储备玉米,后期成交率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市场价格仍然相对坚挺。

  关内跨省移库临储玉米成交率仍然较低,其中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临储玉米成交低迷,而广西、四川等销区的成交依然十分活跃。这也能间接反应出目前华北市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阻力比较大。由于今年市场看涨预期强烈,企业大都在前期签订了远期合约,锁定了后期成本,河北、山东一些企业的原粮库存仍有近两个月的用量,短期内粮源有保障,所以并不急于采购成本相对较高的河北北部和北京附近玉米。目前河北玉米到厂价约在1980元/吨附近,山东加工企业玉米到厂价在2050元/吨附近,后期价格或将呈稳中偏弱的态势。

  二、终端价格上涨加工效益改善

  由于7月中下旬玉米深加工开工率下降,终端产品供给相对减少,再加上未来中秋、国庆节日需求的潜在刺激,淀粉、酒精等终端产品价格在8月呈上涨的态势。目前吉林淀粉价格在2750元/吨附近,较上月上涨100元/吨左右;酒精价格在5800元/吨,涨幅在200元/吨之上;山东地区淀粉价格在2900元/吨,也呈上涨的趋势。目前综合测算玉米深加工利润水平应该在200元/吨左右(深加工产品包括淀粉、玉米胚芽、蛋白饲料以及玉米麸皮四部分),预计十一之前仍会保持较高的开工率,总体来看今年的玉米工业需求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饲料消费方面,8月份生猪价格涨势趋于稳定,而畜禽及鸡蛋价格在8月份涨势明显,受后期双节消费的刺激,9月份饲料消费仍会保持相对旺盛的态势,这将是后期对玉米价格的一个有力支撑。

  三、涝灾影响有限丰收仍然可期

  8月份东北汛情缓解,由于涝灾影响一条线,并不如旱灾旱一片那么严重,市场普遍认为本次涝灾影响有限。由于今年玉米生长期相对偏短,扬花期又遭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8月中旬降雨过后吉林等地气温有明显下降,积温不足是考验后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可能会导致玉米棒子和玉米籽粒小于正常水平,不过最终结果还要等到9月中旬籽粒完熟后才能确定。8月中旬,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已经杨花进入灌浆期,8月中下旬普遍降雨,缓解了前期局部出现的旱情,总体来看玉米长势良好,后期如果光照充足,灌浆饱满,华北玉米质量应该有保证。

  在播种面积方面,由于2009/2010年度玉米价格表现颇为强势,东北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呈增加的态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的预测数据,2010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预计201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800万吨,较上年增加403万吨,增幅为2.5%。根据美国农业部最近预测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80万公顷,产量为16600万吨,比2009/2010年度产量增加1100万吨。

  四、连玉米价格冲高后回调

  8月上旬,大连盘玉米期货市场延续了7月底的行情继续上涨。主要是俄罗斯旱灾引发粮食减产,资金大举进入国际市场炒作谷物价格,小麦、大豆强势的表现也带动玉米价格上涨,大连玉米1101合约一路突破历史高点;随后国家在8月17日减少国储玉米投放量更是在市场上掀起波澜,主力合约1101一路涨至2006元/吨的历史高点。随后国家加强了调控力度,一周双拍,累计200万吨的投放量稳定了市场心理,同时随着相关品种小麦、大豆价格的回调,也拖累玉米合约下行。

  从基本面来看,本年度玉米供需并无缺口可供炒作,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储玉米库存数量上,炒作国家在玉米市场中的调控能力,而国家近期的相关操作有效地打压了这种炒作。目前加工企业库存相对充足,现货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涨并不认可,短期内现货价格没有上的动力,而在新季玉米长势基本正常,丰收可期的情况,后期现货价格或有小幅走弱的可能。因此短期高位震荡,中期基本面偏空。

  从技术上看,1105合约在2000元/吨附近有支撑,在经历了持续回调后,短期内可能在这一价位附近震荡调整,但中期来看下行的概率较大,再加上中短期政策面与基本面均呈偏空的态势,预计本轮回调尚未结束,操作上可以采取逢高做空的思路。

  五、炒作主导国际玉米价格上涨

  8月是秋粮生长关键期,也是投机资金以天气作为炒作题材的传统时期。8月初国际玉米市场继续炒作俄罗斯粮食减产,但随着加拿大小麦产量高于预期和俄罗斯否认粮食进口的传闻影响,相关炒作逐渐平息。进入8月中旬后高温以及过量降雨对美国部分玉米生长造成影响,市场预计美国玉米单产会有所下降,再度给CBOT玉米期货价格提供了支撑。但8月份美元反弹、原油期货价格走弱制约了玉米价格涨幅。总体来看,CBOT玉米在8月份呈震荡走高的趋势。

  随着CBOT玉米价格在8月份的上涨,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完全消失。截至8月底美国玉米到岸完税后的报价在2150元/吨附近,比南方港口玉米价格高出50元/吨。此外,据海关统计,7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9.38万吨,1—7月份累计进口28.18万吨,进口玉米主要来自美国;7月份我国出口玉米1.22万吨,1—7月份累计出口9.24万吨,主要出口朝鲜和日本。

  综上所述,9月份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动能不足,下跌亦受支撑,价格仍然以稳为主。东北市场粮源紧张,玉米价格仍会保持坚挺;华北黄淮玉米粮源相对宽松,后期价格上涨的阻力不小,而且新季玉米长势基本正常,在9月底产量明朗之时,价格会有一定的回调。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期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