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小麦价格将在合理区间内稳步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夏粮播种面积稳步扩大。2010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继续稳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421千公顷(4.11亿亩),比上年扩大38.4千公顷(58万亩),增长0.1%。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173千公顷(260万亩),增长0.8%,西北地区春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17万吨(3亿斤)。夏粮单产有所下降。2010年全国夏粮单产每公顷4489.3公斤,比上年减少20.4公斤,减少0.4%,其中云南、贵州等受灾较重的省夏粮单产下降较多。因单产下降减产粮食56万吨(11亿斤)。小麦总产量超过上年,连续七年增产。占全国夏粮产量90%以上的小麦产量仍保持继续增加势头,全国夏收小麦产量超过上年。其中冬小麦产量10879万吨(2176亿斤),比上年增加近100万吨(20亿斤),春小麦和夏杂粮减产140万吨(28亿斤)。
从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方针政策来看,粮价呈现稳步上涨走势符合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要求,托市收购价格的逐年上涨是保障粮农种粮收益的一个体现。在此基础 上,2010年10月份国家公布的托市价格比09年每个品种提高了3分/斤,预计2011年托市价格不会低于2010年托市价格,小麦价格每年呈阶梯性上 涨已是小麦市场主基调。随着各院校开学期的临近及天气的逐步转凉,面粉销售将逐步走出低出进入销售旺盛时期。据调查,近期各面粉企业订单普遍增加,面粉价格也随之上涨。8月19日面粉厂普粉出厂价格为2460元/吨,比上周上涨了40元/吨,需求的增长对小麦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受2010年新麦收购价高开的影响,国内小麦、面粉价格持续走强,6月下旬开始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下,小麦价格逐步回调,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平稳格局,国内大部地区小麦收购价均高于托市收购底价,而优质小麦收购价格维持坚挺。目前主产区托市收购基本已接近尾声,对于后期小麦价格的走势,当前市场主体各执己见,仍存有分歧。由于今年托市收购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市场自营粮大幅增加,笔者认为今年下半年国内小麦市场将呈现“政策”与“市场”并存的格局,国内小麦库存依旧巨大,小麦市场难以摆脱政策市的局面。据粗略统计,目前09年国内小麦库存2300万吨左右,巨大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数量表明,近半小麦粮源仍由国家掌握,这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会因供需状况不同而出现分化,小麦市场整体走势将以稳步上行为主。
虽然2010年新麦收购尚未结束,但由于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购价基本高于托市收购底价,托市收购已基本结束。截至8月10日,河北、山西、江苏等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小麦4580.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732.5万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5省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小麦2264.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499.3万吨。托市小麦收购量大幅减少,且近年来呈现逐年降低的态势。国内陈麦库存巨大,09年托市麦整体销售进度低于往年,按当前的销售进度,2010年新麦上市最起码在11月以后。并且,由于库存分布的不均衡性,江苏、安徽库存量同比下降迅速,湖北库存量几近结束,预计201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或将从这三个省开始投放。
2010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内小麦市场处于青黄不接之际,09陈麦贸易粮屈指可数,由于惜售,市场流通量更少,而2010年新麦受后熟期的制约,不能大量使用,市场的主要粮源是通过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拍获得。6-8月份,国家每周保持450万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两次500万吨面粉加工企业最低收购价小麦专场竞拍,保证了市场供应充足,共成交603万吨,主流成交均价在1870-1880元/吨左右,上下波动不大,较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底价高140元/吨左右。而2010年各品种小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60元/吨,3等白麦提高到1800元/吨,3等红麦和混合麦提高到1720元/吨,按照“顺价销售”的策略,2010年新麦收购价格加上相关收购、存储等费用,实际费用要高于当前的拍卖底价,从这个角度来看,2010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上市前后拍卖底价肯定会有所提高,这将为今年下半年麦价走势提供强有力的底部支撑。
而且,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粮价每年呈阶梯性上涨已基本成为市场规律,粮农心理售粮价位也随之每年提高,价低不卖的惜售观念有效支撑着小麦市场底部空间。
近几年,在国家托市政策的保护下,我国小麦市场虽然连续获6年丰收,价格并没因市场供应压力而下滑,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下,以平稳增长为基调。在此基础上,预计后期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基调,延续稳步上涨的大趋势。后期在粮农惜售、市场需求、国家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小麦市场将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中呈稳步上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