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库存不足 市场调控难以为继
8月17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竞价销售国家临时储存玉米(含中央储备)39.76 万吨,实际成交31.34万吨,成交率78.82%。本次玉米竞价交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价交易数量大幅降低,较最近一次竞价交易降低60余万吨。
而在具体成交明细方面,2006年玉米计划交易2.61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1,727元/吨,较最近一次竞价交易上涨67元/吨;2007年玉米计划交易6.4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1,769元/吨,较最近一次竞价交易上涨83元/吨;2008年玉米计划交易11.32万吨,实际成交9.29万吨,成交率82.06%,成交均价1,748元/吨,较最近一次竞价交易上涨63元/吨;2009年玉米计划交易19.43万吨,实际成交13.04万吨,成交率67.11%,成交均价1,759元/吨,较最近一次竞价交易上涨104元/吨。
本次竞价交易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因为竞价交易数量显著降低。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何琳表示。自国家2009年7月份启动临储玉米竞价交易和2010年6月底启动国储玉米竞价交易以来,国家已经拿出近2,000万吨玉米供给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对应的却是,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其主要由于2009/10年度国内玉米连续遭遇干旱并出现减产,而饲料行业对于玉米的需求保持刚性,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失衡所致。
受本次高成交价格影响,17日期货市场玉米远期1月和5月合约高开高走,分别报收于1,999点和2,045点,每吨上涨7元和11元,价格直逼历史高点,期货市场玉米合约价格除2011年1月合约之外,其他交易合约全部迈上2,000元大关,玉米市场将迎来真正的2时代。
据了解,除了期货市场玉米价格稳步上涨之外,大连、锦州等港口二等玉米主流平仓价格也全线上涨至2,000元/吨以上。17日,大连等港口优质玉米平舱报价在2,010至2,02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至20元/吨,实际平舱走货价在2,000元/吨上下,已经达到现货价位历史新高点。
本次竞价交易数量大幅降低,使市场认为国家掌握的玉米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后市国家将面临无粮可拍的窘境。在9月下旬黄淮玉米上市之前,除非国家大批量进口玉米,否则,国内玉米市场将缺乏有效供给渠道,玉米供求态势将进一步趋紧。
大量进口玉米是缓解目前国内玉米供不应求的唯一方法。否则,在新玉米上市之前,国家市场调控手段将大幅减弱,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涨。据了解,8月27日深圳蛇口港将有一条装载6万吨进口玉米的货船到岸,9月份还将有3条装载进口玉米的船到港。
不断增加的进口玉米已经开始供给南方销区市场,对于满足国内日益紧张的供需形势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2010/11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高企,2010/11年度新玉米上市时,国内玉米价格恐难以下跌。一方面,2010/11年度国家将要补充国储玉米,这将增加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近段时间东北吉林等玉米主产区连续遭遇暴雨洪灾,对2009/10年度玉米生产情况有一定影响,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