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量压力巨大供给过剩
发布时间:2010-06-21
自5月份以来,豆类产品已经连续两个月维持跌势,其中大豆期货价格在5月下跌3.06%,创三个月以来最低。而在端午节后的首个交易日,豆类期货价格整体出现反弹,不过仍然处于底部震荡状态。
大豆产量压力巨大供给过剩
从基本面看,大豆产量压力造成全球性供给过剩是豆类下跌的主要原因。
美国农业部6月11日公布了20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供需预估情况,预估产量为9008万吨,低于2009/10年度创纪录的9142万吨;消费数据方面国内使用量、出口量均维持5月预估数据分别为4884万吨、3674万吨,供给方面过剩明显。据巴西分析机构C eleres报告,2009/10年度巴西大豆预估产量高达6720万吨,去年同期为57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5480万吨,去年同期为3200万吨。创历史的产量压力通过09/10年度的期末库存转嫁到10/11年度期末库存上,达到6699万吨的历史高位。
同时,全球大豆的需求明显放缓。美国农业部6月6日公布的美豆出口销售报告显示,美国本年累计出口3658.24万吨,累计装船量3412.67万吨,累计未装船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巴西农户2009/10年度大豆销售已完成64%,但低于去年同期的70%。两大主产区的销售疲软再次增加了大豆基本面的暗淡色彩。
此外,国内大豆现货疲软态势仍未改善。随着收储政策的结束,大豆产区5月收购价开始回落,均价自4月底的3740元/吨下跌240元至3500元/吨;港口分销价则较稳定,均价自3530元/吨下跌110元至3420元/吨。产销区价格倒挂现象有所缓解。